新形势下茶叶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扶贫工作正有序、稳步推进,为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我国应深入推动产业扶贫,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努力将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付诸实际。

本文立足于六安金寨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金寨县茶叶产业发展水平及存在的主要局限性,同时为进一步振兴该县的茶叶产业,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精准扶贫茶叶产业;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引言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国家首批确立的重点贫困县,2011年还曾被列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

由于深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双重制约,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十分滞后。

金寨县作为安徽省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凭借自身优势,茶叶产业也逐步发展成为该县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其产量在安徽省同行业中位居第三,种植面积位居第四,产值位居第五)。

但伴随着进一步发展金寨县茶叶产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严重束缚了茶叶产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金寨县只有不断探索茶叶产业发展新模式,抓住时代的有利契机,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才能真正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早日帮助金寨地区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

二、金寨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金寨县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一直备受地方政府关注,近年来金寨县茶园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总面积达18.2万亩,茶叶总产量产增至0.71万吨,名优茶产量更达34.5%,出口量增至0.25万吨。

在品牌建设方面,该县现已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5个。

但与其他茶叶产区相比,金寨县在茶园标准化建设、产业集中程度、综合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得仍尤为显著。

三、金寨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1.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位于大别山的腹地,光照充分,常年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十分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土层深厚肥沃等为山间茶叶的充分生长提供了其他地区难以匹敌的自然优势。

2.种植历史悠久。

六安金寨县是我国有名的老茶生产区,茶叶一直是当地最重要的种植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在种植、培育方面积累了颇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保证了茶叶品质的优良。

3.知名度颇高。

金寨县作为“六安瓜片”“金寨翠眉”等的核心原产地,凭借着精良的制作、加工工艺,一直深受好评。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以国礼形式赠予外宾。

在国内、国际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4.有力的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布了《安徽省六安茶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年—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为金寨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茶叶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四、金寨茶叶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为了进一步分析金寨县茶叶产业在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本文在安徽省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产茶地区,分别为:金寨、祁门、潜山、岳西和太湖。

收集各指标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安徽省各地区种植发展局年度统计报告   1.建立模糊成本型矩阵   其中I1,I2,I3分别表示效益型、成本型和固定型指标   3.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经计算可得F1=0.2297 F2=0.4580 F3=0.6872 F4=0.5263 F5=0.7601,即金寨、祁门、潜山、岳西和太湖茶产业发展水平得分分别为0.2297 0.4580 0.6872 0.5263 0.760   由于建立的是模糊成本型矩阵,因此,若Ft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茶农的劳动技能和个人素养。

首先,由于茶叶种植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而在茶叶种植区的人口往往较为稀疏,劳动力投入往往不足,由此茶叶企业可以对非茶业产区贫困户进行免费的教育培训,使参加培训的人员熟悉并掌握茶叶采摘方面的技能,实地参与到山间的茶叶采摘工作,同时由政府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贴,一方面可以缓解茶叶产区用工荒的难题,为茶叶生产的采摘环节提供更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经济贫困。

其次,与当地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形成长期合作的关系,不断提升茶叶种植技术,优化茶叶加工工艺,努力推出更受社会大众欢迎的茶叶产品。

最后,除了对茶叶本身生产过程的完善,还应注重茶叶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的提升,丰富茶业从业者对茶叶相关知识的积累,深化其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提高茶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依托互联网优势,着力发展互联网+茶叶”,全面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当今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电商以迅雷之势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不断被实践,依托互联网优势,使传统行业迸发新的发展生机与活力,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的茶叶营销模式已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取而代之的应是“互联网+茶叶”的发展新模式。

受到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倡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青睐于茶叶作为饮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可以很好的满足这部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便于他们的茶叶选购,由此进一步扩大茶叶消费者群体。

同时因为互联网销售中鱼龙混杂,茶叶的质量让人难以完全信服,茶叶企业可以采用线下用户实体体验与线上销售同步运营模式,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茶叶品种,以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5.推动旅游产业茶叶产业协同发展,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寨县依山傍水,风景名胜众多,是人们?M行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茶叶产业作为金寨的优势产业,可以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人们欣赏山间沿途自然风光的同时,可以深入田间,亲身去体验茶叶采摘、制作全过程,参与其中,感受不一样的劳动乐趣。

这不仅有利于推动金寨县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茶叶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彦芳.壮大茶叶产业 助推精准扶贫[J].新湘评论,2015,(13).   [2]余佳华,韩旭.六安茶叶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J].皖西学院学报,2009,(2).   [3]汪于奎.振兴茶产业做强茶产业,推进脱贫攻坚,势在必行[J].金寨县人民政府官网,2016.   [4]刘扬.金寨:主导茶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引擎”[J].六安新闻网,2017.   [5]韩伟,陈莹.促进六安瓜片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5,(7).   作者简介:王思贤(1996— ),女,安徽安庆人;王莹,(1996— ),女,陕西西安人;翟文娟(1996— ),女,安徽巢湖人;闫玲(1996— )女,安徽合肥人,均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投资学专业2014级学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