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赴天津示二子》

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

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

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

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

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

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

下载论文网 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

中间虽有临清至张秋一节须改陆路,较之全行陆路者差易。

去年由海船送来之书籍、木器等过于繁重,?嗖豢扇?行带回,须细心分别去留。

可送者分送,可毁者焚毁,其必不可弃者,乃行带回,毋贪琐物而花途费。

其在保定自制之木器全行分送。

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而已。

余历年奏折,令夏择要钞录,今已钞一半,自须全行择钞。

抄毕后存之家中,留予子孙观览,不可发刻送人,以其间可存者绝少。

余所作古文,黎纯斋钞录颇多,顷渠已照钞一份寄余处存稿。

此外,黎所未钞之文,寥寥无几,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刻出适以彰其陋耳。

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

切嘱切嘱。

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

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

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

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

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附作《忮求诗》二首录右。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

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

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

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署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

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未改;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

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在两江交卸时,尚存养廉二万金,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转瞬即已立尽。

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赢余,不准亏欠。

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

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其差幸不负始愿。

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存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

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沅叔扶助之力。

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

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

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诸昆季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

温浦、季洪两弟之死,余内省觉有惭德。

澄侯、沅甫两弟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相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我弥缝缺憾耳。

不忮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

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

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

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

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

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

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

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

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

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

幽明丛垢忌,乖气相回互。

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祚。

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

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

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

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

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

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

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

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觥?   岁燠有时寒,月明有时晦。

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

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

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

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

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

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邃憝。

君看十人中,***无倚赖。

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

而况处夷涂,奚事中嗟忾。

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

俟命相终古,曾不愿乎外。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