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词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

夏日南亭怀辛》。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怀故人霄劳梦想。

【释】 ①辛作者友人疑即辛谔。

孟集还有《送辛不及》、《西山寻辛谔》等诗。

②山光山边太阳。

散发古人束发头顶暇或浴常将发散开以示闲适

轩指有窗长廊也可指窗。

闲敞安静、开敞地方。

④清响竹露下滴脆声响。

⑤“欲取”二句据《吕氏春秋·味》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俞伯牙鼓琴他能品味出乐曲高山、流水志。

二人遂结知交。

子期死伯牙不再弹琴。

就用“知音”表示特别了己人与“知己”相似。

⑥宵午夜深夜。

【译】 山边太阳忽然从西方落下池旁月亮缓慢地从东方升上沐浴完毕我披散头发晚乘凉;打开窗户闲适地卧空敞地方。

风吹荷花送清幽香气;竹滴露水发出清脆声响。

我想夏夜取琴弹奏但又恼恨没有象钟子期那样知音欣赏。

想到这里不禁思念起你这老朋友直到深夜进入沉沉梦乡。

【题】。

诗写夏夜水亭纳凉闲情逸致很然引出对友人无限思念情。

作者平常然娓娓道蕴含着深厚艺术感染力。

【赏析】。

孟浩然是长写景诗人尽管他诗多是吟风咏月隐逸作或许没有更多思想容然而却向受到诗论赞誉。

明李东阳说“唐诗李杜外孟浩然、王摩诘足称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 而悠远深厚 无寒俭枯瘠病 由言 则孟尤胜。

” (《怀麓堂诗话》)清翁方纲说 “孟公诗 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 只其清空幽冷如月闻磬石上听泉 ……”( 《石洲诗话》)。

这些称赞当然是就孟诗境界及声韵而言。

孟诗这些特不仅他山水诗作是显而易见即便是怀人作孟公也极善以景入情表达怀念友人情思。

夏日南亭怀辛》则是这类诗具有代表性名。

诗题辛即辛谔 行是诗人友人

根据 《张七及辛见寻南亭醉作》可知 辛等常夏日南亭纳凉饮酒。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应怀人作然而孟公怀人有别般他不是味叙写如何思念、痛不可支而是先着重描写周围景致而然向怀人 另具股清雅别致艺术魅力。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太阳西落 山边光芒忽然消逝 月亮从池水东面渐渐升起。

开即以绘景落笔二句既写出傍晚分日落月出然变化也明南亭是依山傍水优美所。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宽敞长廊里惬地闲卧着散开鬓发乘凉。

这是写诗人悠然得生活也透出诗人心安逸闲适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微风送阵阵荷香竹露滴入池水发出清爽声响。

这两句初看只是写荷开露滴衬托出夏夜幽静美 仔细揣摩却另有层更深义。

般说傍晚分不会有露水当露水植物叶上积成露珠落下应夜深人静。

从日落月出傍晚到荷开露滴深夜这既是景色续写 又是延续。

诗人停留这么久难道仅仅是 “散发乘夕凉”吗?当然不是。

根据诗四句不难得知 诗人所以逗留良久 是因南亭是孟公与友人辛曾常起相聚地方。

曾几何诗人张琴弹奏辛或许正是难得知音;如今良辰美景尚友人却已远离即使面对美景想操琴吟咏也因没有知音欣赏而显得然无味所以是“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然而诗人友人思念并没有到止 住笔二句更加深切 “感怀故人 宵劳梦想。

诗人有感眼前景物对友人更加怀念但因遥遥相隔而无法见面 只待半夜睡熟梦相会。

尤其末句更加情真切用想表达了诗人友人深切而真挚思念情。

众所周知梦境是不能尽随人愿人想念另人并不定准能睡梦相见而诗人这里却说得如肯定——“宵劳梦想”似乎南亭纳凉当夜准能与友人辛梦相会。

这句然不是写实 而是深深寄托着孟公对友人无尽思念

反复吟这首诗 不难体味到孟浩然作诗 既不象韩愈、孟郊诗派那样“拘奇抉异”构思与表现上惨淡营;也不象寒山、拾得那样信口吟咏率尔成而是有待“妙悟”即没有真实感受绝不勉强作诗。

这首诗虽然也属叙写隐居幽寂、静夜相思闲适作然而难能可贵是诗人学习了陶渊明写诗验重视清淡与浑然体感受通对环境及心描写创造出种然优雅境。

诗人由环境清幽淡雅而想到弹琴又由弹琴生发出 “恨无知音赏”遗憾 而向怀人这样就巧妙地从纳凉赏景然而然地渡到怀念友人主题上。

尽管诗作没有夺目思想光辉 但其独特艺术风格 却能令者回味无穷。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