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摘要:根据本县灌区的现状,分析了区域某中型灌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中型灌区措施建议经济效益   前言    萧县是农业大县,110万农业人口,耕地170万亩。

建国以来,兴建了百余处多处水利工程,已经形成了工程布局相对合理,内外水调控互济互补、沟渠网络基本配套,蓄、引、提、调、防、撇、排、降功能齐全的水利设施构架。

但是灌区灌溉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了本县经济发展。

1工程实例及措施    某中型灌区范围涉及三个乡镇,总灌溉面积达2270多公顷,三个镇的灌溉面积分别是A镇灌溉面积170hm2;B镇灌溉面积1200hm2;C镇灌溉面积为900hm2。

A镇灌区主要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采用的灌溉方式为井灌,灌溉定额为6000m3/hm2,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经过计算分析,实际需要11眼机井,井深为40~80m,单井出水流量为42m3/h,采用低压灌溉方式。

配套的电机、水泵以及变压器共11套,PVC管道铺设29000m,可使得170hm2面积的水浇地得以恢复灌溉

B镇灌区灌溉采用地表和地下水相结合的方式,地表水自流灌溉100hm2,地下水灌溉面1100hm2,灌区内需打75眼机井,井深大致为30~90m,单井出水量为35~45m3/h,采用低压灌溉

配套电机、水泵及变压器75套,PVC管道铺设18万米。

自流的灌区主要对现有的1座泵站和3处塘坝及其他灌溉渠道进行修复改造,改造的干渠长度为7200m,支渠长度190000m。

塘坝的坝体上游面采用浆砌石厚25cm的C30混凝土进行护面。

渠道改造采用砂砾石砌筑,水泥砂浆抹面,厚度4cm。

C灌区主要对现有塘坝、灌区渠道进行改造,新建1座提水泵站。

在项目区已建有7条截留的河坝,干渠均分布在喝道两侧的滩地,各村有2~3个取水口,沿河十几个行政村共有灌溉干渠35条,长度为60000m,支渠总长17000m。

干、支渠大都是年代已久的浆砌石白灰沟渠,但是漏水严重,规划中要对其进行水泥浆砌石抹面进行防渗,厚度为4cm。

对某些取不上水的渠道,新建干渠引水14条,长为12000m,干渠才行U型槽断面,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进行防渗。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灌区管理机构,对新建灌区进行统一的管理

对该灌区的水量调配、设备维修和保养、工程管理、水费收缴进行管理,在工程配套逐步完善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有关部门做好灌区定性定员的工作,理顺管理机制,保证经费来源,夯实灌区健康良性发展。

2灌区存在的问题   2.1水源保证率低    一是拦蓄地表水困难、利用率偏低。

开发利用地表水主要依靠本市的几座水库以及相关的截流工程

但是,由于工程常年老化失修、水库病险和水质污染等种种原因开发利用地表水的水平偏低年均利用地表水不到地表流量的百分之十。

二是近年来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使得单井出水量大幅减少。

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和矿产开采过量,致使很多机井水位下降出水量不足部分机井变成枯井而浪费。

三是许多小泉水断流供给的水位下降。

地下水开采过量和矿产开采过量使得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小泉出水逐年下降,有些小泉已经干枯。

四是农业灌溉用水被移位他用,实际灌溉面积逐年减少,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许多农业灌溉设施挪为工业以及居民饮水,造成农业灌溉用水逐年降低,农业灌溉面积逐年萎缩。

2.2管理水平较低    一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四是管理方式粗放,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五是管理体制及运行体制不甚合理,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六是由于水价偏低,造成用水浪费严重。

2.3工程老化,配套率低    目前本市现有的农业灌溉工程绝大多数是建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建设标准偏低,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经过几十年运行和维护的不到位,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处于超期服役和带病运行之中。

再者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大量工程没有相关的配套,一直难以发挥其预计效益,维护保养偏差。

每年春灌期间渠系漏水问题严重,往往水库放出100方水,在行经过程中就已损失近三至四成。

2.4用水统一调度难    由于缺乏准确的用水需求数据,各水库灌区粗放型用水是普遍现象。

加之干、支渠规划不合理,部分地方穿田输水,实现用水统一调度难度大,尤其干旱年份,平衡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2.5水利工程设施遭毁坏、挤占灌溉面积    随着城市建设以及公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水利设施遭到破坏。

同时由于建设用地占用了灌溉农田,特别是城站建设挤占了较多的灌溉用地。

例如某村原来的灌溉面积为0.03hm2,原有机井6眼,现已全部被占用为城市建设用地,没有灌溉面积。

3措施以及建议   3.1增大投入力度。

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从目前阶段来看,农业灌溉主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乡镇政府集体投入为辅,各级别政府分别出资才能保证灌溉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给予更多优惠措施

一是要妥善解决好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修缮以及从业人员的经费;二是要切实降低灌溉电费,从根本上减少农民的负担,才能保证灌区灌溉的顺利进行;三是“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的政策,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激发受益群众参加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四是给予水利管理部门一定程度的减免和补贴,指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来鼓励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灌区灌溉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

3.3加大水费征收的力度。

只有加大水费的征收力度,保证建设管理的资金来源,这样工程建设以及维修保养才有资金保障,从而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及发挥正常的经济效益。

3.4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

对农户自建自用为主的小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对受益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对经营性的工程,按照企业化运作。

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依法给予支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

3.5科学实施灌区总体规划。

通过实施灌区总体规划来解决结构性缺水矛盾。

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由市、县组织,各乡镇具体实施,着手科学编制灌区总体规划,通过科学规划灌区渠系,增加配套设施,有效解决各灌区存在的结构性缺水矛盾。

在渠系布置上尽量做到自流控制灌溉面积最大,渠线最短,在保持原有排水系统和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从有利于交通、生产、生活及少用建筑物的角度出发,科学选择沟、渠、路结合,合理布点提灌设施,有效扩大灌区面积。

水利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体系,在我市结构性用水矛盾仍然突出的今天,加快中小型水库灌区水利设施建设,有效发挥中小型水库作用,对各地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小结    都江堰灌区面积大、渠线长,多种类灌区,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今后应持续推进灌区技术改造,加快灌区老旧设施的更新换代,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把都江堰灌区建设成我国现代化的灌区,开创灌区管理业务的新事业。

参考资料:   【1】张素青.申志雄.战备渠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西水利科技,2009,(03).   【2】韩建龙.孟县龙华河灌区建设与发展综述.【J】.山西水利,2010,(08).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