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

摘 要: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是培养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文化基本土壤,在国学经典中遗留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支撑,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学经典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存在轻视的态度,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轻视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中小学;教育

一、 国学经典的内涵和定义。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是培养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文化基本土壤,在国学经典中遗留下来的精华是中华名族的文化支撑,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学经典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存在轻视的态度。传统意义上的国学经典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和流傳下来的具有内涵深厚、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的优良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语言、诗词等,还包括音乐、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这些所有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文化文化习惯都叫国学经典,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学经典经过代代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理念也时刻受到国学理念的影响,并且得到升华,逐渐凝聚成了具有文化特色的民族气概。

二、 中学教育中对待国学经典的态度。

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与它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是分不开的,文化是民族传承基本载体,养育了一代代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民,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但是,现在的中学教育,存在对国学经典的忽视,而且这种态度有泛滥的趋势,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存在,但也一直遭到批判和蔑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由此,西方文化悄然而至,外来的西方文化迅速席卷了中华大地,同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也助长了这一趋势,国学经典不断受到侵蚀,部分初中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不仅不耻,反而认为理所当然,在中学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难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降低,语言文字功底十分薄弱,交上来的作文错别字满篇,文化知识越来越欠缺,有的学生甚至连文章的基本格式都没有了解,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思想道德的下滑,原先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被嗤之以鼻,学生的个体行为十分怪僻,心理脆弱,毫无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国学经典教学,如果忽视了这一部分教学内容,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意义。

三、 初中语文教学国学经典缺失的原因。

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开始,鸦片战争送来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封锁了千年的中华文明突然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中国的教育开始了一场大的变革,在长达千年的国学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中国教育一直存在着一种偏差,就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种思想上的偏差影响了中华民族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致使在近代中国教育的问题上一直忽视着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国学经典在近代语文教育中就受到了歧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转型不断开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个人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那,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别个人主义所取代,在初中语文课本的选择上,一些实用性的和功利性的文章开始出现,这就更加加剧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忽视国学经典的态势,不仅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静心探究国学经典,而且把这种态度传达给了学生,致使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基本方向出现了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学龄儿童入学后,不可避免地选择当今的基本高考和中考模式,不断地接受各种教育机构和教学理念的培训,从而学生变成了应试教育的机器,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基本任务,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应付考试上,教师也在这样的大环境迷失了教育基本内涵和要求,每个教师的教学动作都是基本固定的,教师没有任何的创造性,培养出的学生自然也只是会应付考试,没有谁能真正静下心来回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课程的设置也是只针对中考科目和高考科目,学生和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去关心国学经典教学

四、 国学经典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首先,能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中华民族国学经典是经几千年传承和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这些国学经典融入教学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从小树立爱国的伟大思想,坚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认识,那么国学经典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发挥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其次,有利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整个学校价值教育基本载体,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西方文化就一直渗透着初中和高中教育体制改革之中,通过国学经典教学诵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而且能够更好地落实学校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基本目标。

五、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第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自身对国学经典的认识高度,从而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国学经典的感知程度,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不断影响和感染学生。第二,通过各种渠道给学生提供国学经典的材料,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基本目标。第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利用文字和语言的功底进行国学经典教学,在课前增加十分钟的经典诵读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文化经典的氛围,让学生明白国学经典中华民族文化基本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基本自认,应不断培养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和学习的兴趣,改变现今语文教学中忽视国学经典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董丽.浅析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J].文教资料,2010(11).

[2]沈立.浅论如何在中小学中推进国学经典诵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7(5).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34.

作者简介:苏银,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黑燕山学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