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在高龄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云,查本俊,刘金花。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小剂量麻醉;老年人。

高龄病人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给麻醉手术带来很大风险,近年来我们使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高龄病人麻醉中的血压进行调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85~97岁,ASA评级Ⅱ~Ⅲ级。术前合并有高血压16例,冠心病8例,心电图异常10例,慢性支气管肺气肿4例,糖尿病5例,陈旧性脑梗死1例,有两种以上合并症者有9例。手术方式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12例,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

1.2 术中监测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桡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

1.3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诱导药物为丙泊酚0.5~0.8 mg/kg 或依托咪酯0.08 mg/kg、芬太尼1~2 μg/kg、维库溴铵0.08 mg/kg,行气管插管,间歇正压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吸:呼比为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根据手术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

1.4 术中管理 诱导前根据动脉压的情况用胶体液快速扩容150~250 ml,然后再改为晶体液,术中病人收缩压低于基础血压值20%视为低血压,给予去甲肾上腺素20 μg,然后以0.03~0.1 μg/(kg·min)速度泵入。如动脉收缩压升至基础血压值水平则减慢泵入速度或停用,低于基础血压值20%则加快泵入速度,术中心率55次/min 或100次/min,给予阿托品或艾司洛尔对症处理。术毕待患者自然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呼吸幅度接近正常,吸空气时脉搏氧饱和度(SpO2)可维持至术前水平,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即作为气管拔管的指征。记录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首次静注去甲肾上腺素后(T2)、手术结束时(T3)的血压心率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l10.0统计软件做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3例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静注去甲肾上腺素血压迅速回升,心率也有所回升,麻醉期间根据病人血压情况随时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能够很好地维持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收缩压均能维持于基础血压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入时间65~150 min,平均用量180~410 μg。术中尿量达每小时1 ml/kg 以上,未发现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后导致的肾脏、肠管缺血和外周低灌注等并发症。

表1 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略)。

与T0、T2、T3比较,①P0.01。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