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和树体改造对柑橘密闭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原因探讨

中图分类号:S66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335—05   中国柑橘在20世纪80~90年代实行计划密植,提倡矮密早丰,为当时提高柑橘产量和增加果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1,2]。

进入新世纪,随着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柑橘种植面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品质和效益被提到了首要位置。

随着柑橘树龄的增大,密植柑橘园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进入盛果期后枝量大,树体郁闭,通风透光差,果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

尤其是树龄20年以上的老果园密植、郁闭等原因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生产成本增加[3—5]。

因此,有必要对柑橘密闭园进行优化改造,解决果园通风透光问题,从而达到为果园提质增效的目的。

为了控制密植橘园群体密度、调整成龄密植橘园群体与个体的树体结构,提高柑橘叶片光合效率与树体抗性,减少果园打药和修剪用工,进一步探讨柑橘密闭园适宜的间伐树体改造方式,使果园的光照和叶片光合效能达到优质柑橘园生产的要求,课题组从2010年春开始进行了柑橘密闭园不同间伐树体改造方式对果园光照、叶片干物质、树体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即进行间伐结合开天窗回缩修剪[6]的树体改造技术试验。

以期通过3年的试验调查和研究,探讨间伐树体改造方式对果园光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成龄乔砧密闭改造、保持柑橘优质丰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改造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湖北省当阳市王店镇的金星、熊合村的椪柑园进行,此地年平均温度16.4 ℃,年平均降雨量996.8 mm。

果园土质黄棕壤土,pH 5.5~6.0,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良好,肥料供应较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 1.1%。

1.1 试验材料   供试柑橘品种为鄂柑1号椪柑(Citrus reticulate Blanco. cv. Egan No. 1 ponkan)。

树龄15 年生,树势中庸。

改造前株行距3 m3 m或2m4 m,东西行向,树形采用自然圆头形,主干高 40~60 cm。

生长季节树冠覆盖率 90%左右,树体高3.5 m左右,树冠交接率 120%以上,果园透光率低,大小年严重,果品质量差。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间伐改造方式 选择鄂柑1号椪柑同一片园(0.66 hm2左右),同一树龄(15年生左右),对照园毗邻。

然后进行不同树体改造试验处理即密改稀试验,其处理方式有2种:隔行间伐(宽行密株)+开天窗回缩修剪(简称隔行间伐)、隔株间伐+开天窗回缩修剪(简称隔株间伐)、对照即不进行任何处理

具体的方法如下:   隔行间伐(A处理):对于计划密植园行距为3 m、株距3 m的果园,每667 m2栽植74株,园内荫蔽后采取隔行间伐的方法,将行距扩大到6 m,株行距变成3 m6 m,每667 m2保留37株;同时进行开天窗回缩修剪修剪时剪去树体顶端直立的、影响树体通风透光的大枝,同时对相邻两株树间交叉的树冠进行回缩修剪

隔株间伐(B处理):对于株行距2m4m的密植柑橘园,每667 m2栽植83株,园内郁闭后采取隔株间伐的方法,将株距扩大到4 m,株行距4 m4 m,每667 m2保留42株;同时进行开天窗回缩修剪修剪方式同上。

对照(CK):保留原来的种植密度和树形,不进行任何修剪

1.2.2 果园树冠下光照强度及树冠覆盖率测定 选夏季晴好天气上午10:00~12:00,在不同改造方式的果园,距离树干50 cm垂直方向,用JD—3型光照度计分别测定树冠下距地面0 cm、50 cm、100 cm、200 cm 4个高度的光照度,每个高度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测1个值,然后计算出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秋梢停长后各处理选择6棵树,测量其冠径,计算出平均值,统计出每667 m2果园中的树冠覆盖面积,然后计算每年的树冠覆盖率(%)。

1.2.3 树体生长量调查和测定 于春梢和秋梢停长期分别用直尺和数显式游标卡尺测定各次梢长度和粗度,取30个枝梢的平均值,树体高度和冠幅在秋梢停止生长后测定

1.2.4 叶片叶绿素和干物质含量测定 叶样采集于春梢停长后上午8:00至10:00进行,叶片均取自当年生春梢营养枝的第2或3叶。

共3个处理,单株小区,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

每株树处理和对照枝分别采30片叶以备分析用。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用光电比色法。

同时在样株外围随机选春梢营养枝,取30个成熟叶片测定其鲜、干质量,计算叶片干鲜比和干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1.2.5 产量调查及果实品质分析 11月中下旬调查各处理的3株树采收时的实际单株果数,求平均值,计算单株产量,并折合公顷产量,分析比较2种处理方式的柑橘产量差异。

用天平分别称量各处理3株树有代表性的样果,求出平均单果重;并进行果实大小分级,果实横径65 mm以上的果实比例为优质果率。

然后在果实采收期,2个处理及对照同时采样,随机采摘树冠中上部有代表性果实供品质分析,果皮颜色用日本产MINOLTA CM—5型色彩色差计进行测定

每个果实测定果皮赤道区域3个部位的L、a和b值,重复测定10个果实,最后计算总平均值和a/b值。

然后将此10个果实的果汁用于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折光仪)、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可滴定酸(NaOH滴定法)和维生素C含量(2, 6—二氯靛酚法)的测定,每个指标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所有调查和测量的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柑橘间伐树体改造果园树冠下光照度比较   通过测定不同间伐方式橘园树冠下不同离地高度的光照度(表1),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隔行间伐或隔株间伐处理,其树冠下0~200 cm离地高度的光照度均远高于对照果园植株,说明果园间伐树体改造后极大地改善了果园树体的光照,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减少了荫蔽园枝梢交叉、重叠所带来的弊病。

2.2 间伐树体改造树冠覆盖率的影响   不同间伐处理果园树冠覆盖率的影响较大(表2)。

树冠覆盖率的具体情况表现为,相同年份内,CK大于处理A和处理B,CK的树冠覆盖率最大,连续3年均大于90%,不可避免地影响果园的通风透光,从而影响果树叶片光合作用,而处理A和处理B因间伐树体改造后整体果园覆盖面积减少,但树冠覆盖率在3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均在40%~70%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