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深入图像对室间隔缺损肺高压术后组织内氧分析的判断价值

作者:王晓辰,李鉴峰,曹宁,李敬。

【摘要】 目的 探讨深入图像血氧分析在室间隔缺损术后评价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深入图像血气分析方法对50例室间隔缺损高压(观察组)和50例室间隔缺损无肺高压对照组)的术后6,12,24 h 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深入图像血氧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肺氧摄取血氧运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织氧利用差(P0.01),室间隔缺损高压术后24 h 与术后2,4 h 比较肺氧摄取值更低(P0.01)。结论 深入图像血气分析可提供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等指标,反映出室间隔缺损高压术后在氧分压正常的情况下组织氧利用不良,较传统血气分析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血气分析; 室间隔缺损;高血压,肺性。

90年代初国外发展起来的血氧深入图像分析技术延伸了传统血氧分析的概念,增添了血氧状态测定与计算的新参数,并借助计算机血氧深入图像分析软件,提供氧在肺部摄入、在血液中运送、在组织中释放的全过程变化情况,使血氧分析从动脉血的氧供分析深入到对组织内的氧供分析[1],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血氧深入图像技术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高压术后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情况,旨在探索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病人均为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外科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5~14岁,平均(7.25±3.82)岁。根据术前胸部X线示肺动脉段是否平直,术后24 h 内是否脱离呼吸机随机分成无肺高压室间隔缺损组(对照组)和肺高压室间隔缺损组(观察组)。无肺高压室间隔缺损组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1.5~14岁,平均(7.26±3.80)岁,胸部X线示肺动脉段平直,术后24 h 内脱离呼吸机。室间隔缺损高压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5~14岁,平均(7.32±3.78)岁,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为5.6~18.1/1.4~8.5 kPa(1 kPa=75 mmHg), 胸部X线示肺动脉段凸出,术后呼吸机辅助24 h 以上。

1.2 检测方法 全组血样本来源于术后2,12,24 h 桡动脉血, 用1 000 U/ml 肝素抗凝。 采用ABL625型深入图像血气分析仪检测,ABL625型深入图像血气分析仪所测得的值质控良好,数据稳定[2]。试剂及配件由丹麦雷度公司提供。主要结局观察指标:肺氧摄取指标: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血氧运输指标:血红蛋白总量(tHb)、氧合血红蛋白(O2Hb)。组织氧利用指标:血红蛋白半饱和度(P50)、组织耗氧量(VO2)。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所得数据以 ±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术后2,12,24 h 深入图像血氧值,见表1。

表1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术后深入图像血氧值(略)。

对照组比较,①t=766~1023,P0.01;与同组2,12 h 比较,②t=411,1243,P0.01。

由表1可见,观察组PaO2,AaDO2值2,12和24 h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室间隔缺损高压术后肺氧摄取功能尚好,与无肺高压室间隔缺损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少数重症室间隔缺损高压术后患者PaO2低于正常值,但并未影响到整体检验。氧运输指标tHb,O2Hb组间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氧利用指标P50及VO2值室间隔缺损高压组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下降(P0.01),术后24 h P50及VO2值与同组术后2,12 h 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提示组织氧利用能力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