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养殖注意事项

鱼塘养殖注意事项

一、严清塘。新鱼塘的开挖或老塘改造,要确保鱼塘面积在2亩以上,水深在2米以上,池底要求保水性能好,不渗不漏,水源充足且无任何污染,水质良好,且背风向阳。老池塘要按照“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池改活水池,漏水池改保水池”的原则,每年要清除池底淤泥,保留底泥10—15厘米,清淤后要让鱼池暴晒几日,选择晴好天气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二、多施肥。新开挖的鱼塘,放种前要早施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施肥量可根据底质、池况及肥种而定,一般消毒5天后,将鱼塘水注满,每亩施入人、畜粪肥400—600千克,直接遍洒池底。在开春后鱼种生长期必须及早强化追肥,可施用化肥,也可以按使用说明利用生物肥进行培水。

三、重放养。新鱼塘放养时应根据当地饵料和水质条件,确定主养品种。若水、旱草丰富,宜主养草、鳊鱼等;若肥源充足,可主养鲢鱼、鳙鱼、罗非鱼等;螺、蚬等多的地域,可主养青鱼、鲤鱼等。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尾—2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尾—1000尾。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实行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混养。

四、勤投喂。新鱼塘投放鱼种后,要及时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增强鱼种体质,加速其生长。当鱼塘表层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类开始少量摄食,便可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以3小时—5小时吃完为度。投喂时可进行驯化,使鱼类养成定时到食台吃食的习惯,提高饵料利用率。

五、早防病。新鱼塘一般在冬春季投放鱼种,而此时鱼类易发病,所以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每半个月亩用生石灰20千克化水泼洒,以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