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摘 要: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层次的提高,人们文化素养、艺术鉴赏水平也随之得到不断提高。

作为新时代产物的现代城市园林设计,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

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并且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行业参考与借鉴。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措施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元素众多,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现代园林人的当务之急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因地制宜并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前卫的设计理念,追求创造出优美、实用、完善的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以及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利用园林生态中病虫害植物、环境、天敌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根据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遵循园林植物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尽力将各种各样的园林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构成有序、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永久利用的目的。

1 城市园林的涵义   城市园林是基于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从建筑学、现代艺术和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中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其设计融入了书法、文学、建筑和美术等艺术学科,整合许多艺术文化知识,体现了城市园林的布局、植物种植,同时也体现了小品、园路和铺装等方面。

2 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注重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本着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注重对园林植物保护,不仅可以使园林满足观赏者美观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的效果。

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应该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依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发生,以及发展的环境要求,认清影响植物病虫害消长的主要生态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营造一种不利于病虫害孳生繁衍,利于病虫害天敌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条件。

由此可见,研究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植物单一性降低了植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城市园林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还要注意对园林植物进行保护,这也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植物配置单一,生物群部落结构单一化。

因为园林植物过于单一,导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长此以往,病虫害的现象将会日益严重,进而造成大面积园林植物的死亡,形成一种恶性循坏。

比如,我国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其特别容易感染腐烂病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植物的单一性所造成的,还有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城市园林病虫害现象猖獗,造成大量的植物枯萎死亡,多年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整个城市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而且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由于植物的单一性造成的。

3.2 缺乏对园林植物保护意识,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部分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人员缺乏对园林植物保护意识,对外来物种认识不全面,使得园林植物在配置过程中,增加散布了有害生物,对经济效益以及当地的生态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讲,部分有害生物在到达新地区后,因为缺少天敌的控制,在严重时就会造成生态灾难。

比如,我国部分严重的有害生物物种有蔗扁蛾、薇甘菊等,它们都是由于进入新的环境而新环境内没有其天敌,肆意的撒播,进而造成的病虫危害相当大,外来物种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环境。

4 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采取的措施   4.1 提高植物的自我保护能力,体现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园林植物多样性,进而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为了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将多种植物进行有机组合,利用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效果,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稳定、抵抗能力强的植物群落。

所以,在实际的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树种之间的生物特性以及生态学特性,在最大程度上选择多种类型的树木,进而实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化的效果。

比如注重地被植物、草本植物、灌木、乔木之间的多层次配置,形成丰富多彩的多层次植物空间,进而保证植物在功能、结构、自我恢复能力上的层次性。

不仅可以将城市园林景观丰富,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病虫害的威胁,从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生长的效果。

4.2 权衡植物关系   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应该权衡植物间相互关系,合理配置植物园林植物

植物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矛盾、复杂的,植物之间既有竞争又有互助,其中具体有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生物化学关系、机械关系、生理关系等。

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遵循生物循环、共生、竞争的原则,配置成不利于植物病虫害发生而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种植结构,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利于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合理的搭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或者是限制病虫的危害,但是不合理的搭配将会导致城市园林植物生长不良,进而造成诱发或者是加重病虫害发生的效果。

5 结语   园林绿化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为此,园林设计者肩负着绿化美化环境的重任,要勤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将爱心、美好融入设计给人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不同植物间的特点,不仅应该进行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使城市园林植物可以健康生长,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本文从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引出对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采取措施的阐述,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设置,使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可以更加为人类提供观赏平台,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欧姆斯比•西蒙兹 .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周冰,许楗.设计基础之平面构成[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杨勇,张森.现代艺术视野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吉林农业,2011(7):12—13.   [4]张春嘉,王立君,韩晶宏,等.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的讨论[J].中国农学通报,2011(4).   [5]杨富英. 简析城市园林设计现代艺术的体现[J].现代园艺,2012(18).   [6]冼惠兴,王明轩.对园林景观照明系统施上与城市园林艺术的管理研究[J].科学之友,2010(12).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