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知识点整理 谈《石钟山记》中的两处逻辑错误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分析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的两处逻辑错误。

一处“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此句“水中”一词为逻辑上的混淆是非。

另一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中“铿然有声”为偷换概念。

关键词:石钟山记逻辑错误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称为“三苏”。

宋仁宗嘉�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

宋神宗熙宁年间,因与主张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地方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为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

当旧党欲将新法完全废除时,苏轼却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复受排挤。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轼重又被贬到广东惠州、海南岛儋州。

直到宋徽宗即位时,才被赦北还,次年卒于常州,后追谥“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书法方面,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绘画方面,善画竹木怪石。

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与欧阳修齐名。

他的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与黄庭坚齐名;其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传世。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考察性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夏季,作者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苏轼与其长子苏迈,乘小舟夜泊石钟山绝壁之下,听栖鹘,观罅穴,会大石当中流,闻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而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

此文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而被后人广为传诵。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

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北边一座濒临长江的叫下钟山。

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

古人认为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一般有二:一为郦道元的“水石相搏说”;二为唐代李渤的“山石发声说”。

对此,苏轼颇不以为然。

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是这样表述的: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苏轼质疑郦道元的“水石相搏说”的依据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其实,苏轼的这一依据有混淆是非的逻辑错误之嫌疑。

今以钟磬置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让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

苏轼的话看似颇有道理,可“水中”一词却令人生疑。

水中”是指水面以下,还是指水面以上,或是既指水面以上又指水面以下呢?细读《石钟山记》,“水中”一词的含义指水面以下。

钟磬在水面以下的确不会响,石钟山水面以下也不会响,但石钟山却在水面以上。

水中之钟磬不鸣而推断水上之石钟山不鸣,在逻辑推理上是为混淆是非。

笔者曾亲自做过一个简单的试验:将一铜铃悬挂于池水水面之上,铜铃底部紧贴水面,轻拍池水,模拟风浪池水撞击铜铃铜铃就会发出声响;然后又将铜铃置于池水之中,这里的“之中”指水面之下,再拍击池水,模拟风浪铜铃的确不会发出声响。

这说明:钟磬在“水中”不会鸣响,可是在“水上”却会鸣响。

李渤的“山石发声说”的由来可见于其《辨石钟山记》一文中对石钟山的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

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

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

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歌枕潭际,影沦波中。

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止响腾余歇。

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

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据《文苑英华》卷八三三)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辨石钟山记》也有这样的引文: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李渤《辨石钟山记》一文中“桴止响腾”的“响”是指“山石发出的像钟声一样的鸣响”,山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出类似钟鸣般的响声早已不足为奇。

桂林芦笛岩中便有此类山石。

苏轼对此却云“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文中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指随手可得的相互敲击便能发出噼里啪啦之声的石头。

“桴止响腾”之石与“铿然有声”之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此石非彼石,此声非彼声。

这在逻辑上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苏轼在此是为偷换概念。

石钟山记》是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这一课文时,大多把重点放在探讨石钟山命名之由来和领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著名论断上。

这并无可厚非。

但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过程甚于结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与学生共同去经历前人发现问题的过程,以探究客观事物的奥秘。

参考文献:   1.苏轼:《石钟山记》。

2.李渤:《辨石钟山记》。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郑艳。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