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摘 要]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坏死性膜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997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8例小儿坏死性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儿治愈7例,死亡1例。结论:对小儿急性坏死性膜炎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引流是影响愈后的关键因素。只有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才能临床治愈。

[关键词] 坏死性膜炎小儿感染切开引流

小儿坏死性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小儿外科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下筋膜的进行性坏死,其病程进展迅速、病情险恶,一旦延误诊治,往往造成死亡。我科自1997年至2005年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患儿男3例,女5例,年龄20 d~10岁,其中1个月以内1例,1岁以内2例,1岁至7岁4例,7岁以上1例,发病部位:腰背部3例,臀部2例,腹部、颈部、下肢各1例。有皮肤感染(疹子)、外伤史者3例,局部不正规注射史者2例,蚊虫叮咬者1例,2例病史不清。

1.2 临床表现 病变区肿胀、发硬、皮肤颜色呈紫灰色,边界不清严重者可出现紫黑色坏死斑及血泡,病变区皮肤痛觉减退或消失,患儿多伴有发热,有6例体温在38.5 ℃以上。2例患儿有反应差、昏睡表现。1例患儿出现昏迷、抽搐。

1.3 实验室检查 全部患儿白细胞计数均增高,其中高于30×109/L者2例,20×109/L~30×109/L者4例,其余者皆在10×109/L以上,中性粒在70%以上6例,5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数75 g/L~100 g/L。合并代谢性酸中毒4例,pH值7.30~7.15,BE值-5 mmol/L~—12 mmol/L。病原菌培养包括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金葡菌、链球菌等,且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1.4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明确诊断后立即行病变部位小切口多处切开引流,二期清除坏死组织,创面以双氧水冲洗,并留置双氧水纱条引流,每日根据情况多次更换敷料,并根据病变范围变化,随时作补充切开。联合应用抗生素,一般采取甲硝唑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来联合使用,待药敏结果明确后,可改用敏感抗生素积极应用支持疗法,包括输血、血浆、白蛋白、维生素、免疫球蛋白,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昏迷或进食差患儿予TPN治疗等。

2 结果。

治愈7例,平均住院时间33 d。死亡1例,为一1.5岁女孩,该患儿于发病3天后于外院诊断为蜂窝组织炎,经抗炎及中药药膏外敷,病情仍逐渐恶化,于病后7天转入我院。入院时见腰背部肿胀明显,呈紫灰色,并向腹部蔓延,可见紫黑色坏死斑及血泡。入院时患儿呈昏迷状态,并时有抽搐,虽立即行切开引流及积极抢救,终因感染中毒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急性坏死性膜炎是一种由细菌入侵皮下组织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感染。1952年Wilson将这种皮下组织筋膜的进行性坏死命名为急性坏死性膜炎

3.1 病因及病理 急性坏死性膜炎一般为皮肤、软组织损伤后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只是有些因损伤不重,没有被人注意[1],本组中有6例患儿经询问病史,发病前均有不同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显然与发病有关,本病初起类似于一般组织感染,但病情进展迅速,病变迅速累及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因病变部位肿胀,造成组织循环障碍,使病变区皮肤呈现出特有的紫灰色,随病情继续进展,皮下组织筋膜坏死逐渐出现,并向外累及皮肤坏死。出现坏死斑及水泡血泡,但一般不侵袭肌肉组织,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同时因炎症反应及毒素吸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脓毒血症[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