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1,认识比例尺,▏.冀教版(2014秋),(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

比例尺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2.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示意图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认识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解决。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求实际距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并揭示比例尺的概念 1.结合杨利伟在太空中向全世界展示的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这两面特制旗的宽10厘米,请同学们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画出这10厘米长的线段

2.我们的飞船在离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中翱翔。请同学们把这300千米距离画在第三张纸上。

这条300千米长的线段怎么画呢? 你是用图上厘米长的线段来表示实际的300千米呢? 3.具体分析某种画法: 给图上画的3厘米、5厘米……一个名称叫“图上距离”,实际的300千米呢,叫“实际距离”。

分析 “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千米” 缩小多少倍?说说怎么算的? (2)在这一幅图中,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3)学生练说。

4.揭示概念:我们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比”叫做平面图的比例尺 数学在生活中,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兴趣。

”。(板书课题) 5.若要画出和原尺寸同样大的图形,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按1:1画的。

二、了解按比例画图 1.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的示意图。怎样画呢?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按比例缩小后画在纸上。

2.同学试着画一画并说出是按什么比例画的? 3.提出议一议的问题:把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10,是什么意思?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介绍比例尺的含义 1.如果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0厘米,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

注意:比例尺书写时要注意:比例的前项写1,表示图上距离是1厘米,后项写几就表示实际厘米数。

2.让学生观察聪聪来的示意图,鼓励学生说出比例尺

3.让学生说自己画图比例尺并标在图下。

四、练一练: 师生合作完成“试一试”中的内容: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再让学生比例尺画图

完成练一练的1、2题,巩固本节课内容。

自己讨论画图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交流画的过程与结果。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