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615例臀肌挛缩症远期随访

作者:陈忠海 邓泽彦 杨述华。

【关键词】 臀肌挛缩

摘 要:[目的]探讨臀肌挛缩手术方式,及如何防治并发症并取得更好的疗效。[方法]选取1990年7月~2004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臀肌挛缩症共615例行回顾性随访,男408例,女207例。年龄7~25岁,平均97岁,采用大粗隆上以挛缩带为中心纵切口,“Z”形切断挛缩带,对重症病例松解臀中肌及髋短外旋肌甚至后侧关节囊,对骨盆倾斜病例严重侧的松解范围及程度要大于对侧。术后适当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6 a(6个月~11 a),602例疗效优(979%),11例良(18%),优良率997%,2例经再次手术痊愈。[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采取“Z”形切断术,注意避免损伤神经,胶管负压充分引流并配合术后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键词:臀肌挛缩; 治疗;疗效

臀肌挛缩症是骨科较常见的疾病,根据臀部肌注史、“外八字”步态、臀部条索状硬物、并膝下蹲试验、端坐位双大腿交叉试验(翘二郎腿)、Obers征等,诊断不难〔1〕。进行没有并发症的手术治疗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对1990年7月~2004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15例臀肌挛缩症作了系统的回顾性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15例,其中有1990年前术后复发的2例;男408例,女207例。年龄7~25岁,平均97岁,大于14岁者51例;合并肢体不等长者101例。均为双侧;病程4~21 a,髋关节X线片无明显骨性改变。参照余希临〔2〕等的标准,轻度138例,中度376例,重度101例,均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取大粗隆上以挛缩带为中心纵向切口,皮下潜行分离,“Z”形切断挛缩带,对重症病例,尚需松解臀中小肌及髋短外旋肌,甚至髋关节后侧关节囊。对有骨盆倾斜者,先行挛缩纤维切断。术中彻底松解直至极度内收内旋位屈髋时无弹响,屈髋大于130°,内收大于20°。术中注意保护坐骨神经,术后早期置橡皮片引流,后期改用负压引流,局部棉垫绷带适当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止血,宽布带保持双膝并拢,48 h拔引流,床上行双下肢交叉锻炼,1周后行站立内收摆髋,直线行走,12 d切口拆线,行屈髋下蹲等锻炼。

13 并发症。

本组术后出现切口浆液性渗出23例,经换药痊愈;切口血肿3例,经切口撑开排血换药即愈;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1例11侧,遗留神经支配区麻木,无坐骨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11 a,平均6 a,结果见表1。表1 疗效评价标准及结果(略)   随访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2、3 a又出现弹响,均为1990年前重度病例,主要是早期手术松解不够彻底,经再次手术痊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