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赫尔巴特著作选中文本】 赫尔巴特的著作

赫尔巴特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在外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他和杜威一样,都是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他们也都以哲学心理学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理论基础。

在康德、费希特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赫尔巴特在学习时代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哲学思想

1799至1800年,赫尔巴特应聘担任瑞士一位贵族家庭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有幸亲自参观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教育实验,深受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

裴斯泰洛齐要求使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使他深受启发,促使他致力于心理学研究教育心理学化的探讨。

1802年,他获得了格丁根大学的博士学位与教授备选资格,并作为讲师在格丁根大学讲授教学与教育学。

1806~1808年间,赫尔巴特相继发表了《普通教育学》、《形而上学要点》、《哲学导论讲演纲要》、《审美判断》、《一般实践哲学》和《逻辑学要点》等重要的教育学和哲学著作

其中《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

自1809年,赫尔巴特应聘为柯尼斯堡大学教授,接替康德教席,说明他在当时德国学术界所取得的崇高地位。

赫尔巴特在柯尼斯堡大学任职长达四分之一世纪。

他积极参与改革教育的活动,创办了教学论研究所,并举办教育研究班和附属实验学校,按其理论培训教师,说明他将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结合视为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一时期,他还加强了心理学研究和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研究,完成了《心理学文集》;《心理学教科书》、《科学心理学》和《关于心理学运用到教育的书信》等一系列著作

1835年,赫尔巴特发表《教育学讲授纲要》,使其教育理论体系更为完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心理学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实践哲学,即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学为实现教育的确立方法和手段。

在《普通教育学》中,他根据其伦理学思想论述了教育的目的。

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教育学必须阐明的教育的必要目的,要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

这主要体现在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正等五个道德观念上。

赫尔巴特将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视为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手段。

他用自己系统研究过的统觉、兴趣与注意等心理学思想论证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

例如,以多方面兴趣培养的需要论证其课程设置理论,并说明了儿童经验与兴趣的关系、儿童发展与课程问题的联系。

他还以兴趣、注意和统觉理论说明、论证了教学形式阶段(清楚、联合、系统和方法)。

正因为如此,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著作,他也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经过其追随者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努力,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国。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经过留德学生德加谟、麦克默里兄弟和哈里斯等人的宣传,在美国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892年,在美国成立了赫尔巴特协会,1895年成立美国全国赫尔巴特教育科研学会。

在热心于赫尔巴特学说人士的努力下,赫尔巴特及其德国信徒的大量著作被译成英文,其学说一度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

二十世纪初,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经日本传人中国,对我国当时废科举、兴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产生于十九世纪前半期的德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当赫尔巴特教育学说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之际,在西欧新教育运动和英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兴起之时,它就被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代表受到批判,从市引起“现代教育派”与“传统教育派”的长期争论。

虽然杜威在1938年发表的《经验扫教育》中谴责了“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态度,但争论并未止息。

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赫尔巴特曾长期被视为政治立场反动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自然得不到实事求是的评价。

酉《革开放以来,对赫尔巴特及其教育思想研究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教育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它们之间的批判继奉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亦受到重视。

而深入研究的主要障碍则在于,我国教育史学界很少有人娴熟地掌握德语,难以对赫尔巴特这样一位重要教育家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原著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考察。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赫尔巴特文集》作为我国第一部赫尔巴特著作选中文本,在出版后立即受到了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文集》是根据K・凯尔巴赫与O・弗吕格尔选编的《赫尔巴特全集》(19卷本)1989年版选编和翻译过来的。

其中包含了赫尔巴特最主要的哲学心理学著作、全部教育著作赫尔巴特教育实践的有关文献,也选编了最近发现的几篇赫尔巴特教育学论文。

文集》的哲学卷(2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郭官义担任主编

郭官义研究员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耶拿大学留学6年,回国后在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哲学译丛》编辑后又担任主编8年之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并精通德语。

文集》的教育学卷(3卷)和心理学卷(1卷)由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李其龙教授担任主编

改革开放以来,李其龙教授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方面已作了大量富有成果的工作。

文集主编和译者的学术水平使翻译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为全面、系统地研究赫尔巴特的原著提供了条件。

这对进一步研究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和有关的教育史重要课题,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建设是极有意义的。

(《赫尔巴特文集》,李其龙、郭官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