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探讨

摘 要:受气候变暖影响,广东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提对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 毕业论文。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探讨

中图分类号 S 42 文献标志码 BThe Preparation for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nd Preven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Lei YingAbstractFrom climate change effect, my province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are more frequent, strengthening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of high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mprov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issued by stro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handling ability,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Keywords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ork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re discussed 广东地居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范围之内。广东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寒潮、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冰雹、飑线、龙卷风、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干旱、寒露风、霜降风等。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平均每年有3.9个,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最多的省份。暴雨洪涝全年都可以出现,但99%出现在4—9月。干旱主要分春旱和秋旱,春旱主要发生在南部地区,年平均春旱次数为0.55—0.82;秋旱主要发生在北部地区,年平均次数为0.13—0.53次。寒潮在全省平均每年出现1次以上,发生时段主要在10—4月,全省任何地区都可能发生。冰雹全省年平均降9.4次,几乎全年各月都可能出现,但比较集中于3—4月份。低温阴雨主要出现于每年2—3月份,年平均出现1.73次。 论文代写 1认识公共气象服务与做好灾害防御工作的内涵意义  受气候变暖影响,我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基础,加快各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真正用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2切实加强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2.1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体系 要在现有的市、县气象监测站网基础上,结合我省公共气象气象灾害防御的迫切需求,大力加强城市、农村以及重要防汛区域、旅游、交通、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重点做好乡镇自动气象站、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农业气象示范园区和人工增雨作业炮弹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不同气象灾种的预警业务系统,完善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要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建设,积极筹建市级移动气象台,完善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切实提高现场预警服务应急气象服务水平,增加对多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应急气象服务,提高保障能力。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2不断强化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基础 政府、气象部门要针对我省暴雨(雪)、洪涝、干旱、冰雹、雷电、大雾、霾、滑坡、泥石流等多发、损失严重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完善有关防范措施。要加强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控制性工程建设和重要地段滑坡、泥石流的治理或避让,积极完善水库、城市排水设施、防护林、紧急避难场所等防范气象灾害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及抗旱设施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固定炮站建设,逐步完善防汛抗旱体系,确保有效发挥防灾减灾的作用。要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工作,积极组织对学校、敬老院等场所的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避免或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切实解决公众气象服务信息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的现象。3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水平 3.1科学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范预警信号制作发布流程,确定灾害预警标准和分级预警责任,提高制作时效,明确预警影响时间、区域、等级和防御提示等,做到用语规范、指导明确、操作性强,真正起到气象灾害预警的警示和防御作用。 3.2加快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我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要求,解决好电视天气预报、警报应急插播工作,增强兴农网的开发应用,提高手机短信的覆盖服务面,发挥乡镇气象助理、农村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安全信息员、供销信息员队伍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培训、待遇等配套措施。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外网、广播电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信息网络资源,加快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步伐,并不断拓展信息发布系统功能,要进一步协调城建、发改、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职能,落实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增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形式,增加信息发布内容,提高信息发布时效,使各级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成为各级政府指导防灾减灾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 4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4.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做好精细化、临近天气预警监测服务,人影作业系统的开发应用,人影炮战建设工作任务的实施,人影体系建设和现代农业气象监测服务业务平台系统的实施,切实组织好中小学校防雷工程的建设实施,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相关应急分级预案,明确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积极组织联合演练,特别要加强城市、社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同时要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及时修订,确保各项预案完备、有效。 4.2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保障服务工作 各级政府、各 毕业论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