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例女性阴道菌群分布的统计分析

[摘要] 目的 调查我院妇科体检的850例女性阴道菌群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接受常规妇科体检的850例妇女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阴道菌群分布阴道pH值、宫颈炎、白带清洁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随着阴道pH值的增高,乳酸杆菌检出率逐渐下降,其他菌群检出率逐渐增加。绝经前后妇女乳酸杆菌和棒状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岁之后两种菌群检出率明显下降。白带清洁度越低,乳酸杆菌检出率越少,加德纳菌检出率则增加。 结论 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菌群,其中以乳酸杆菌最多。阴道pH值升高、年龄、白带清洁度异常均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阴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关键词] 阴道菌群;pH值;乳酸杆菌白带 论文代写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006—02  一般来说,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细菌,多种细菌菌群之间形成阴道环境的平衡,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时,阴道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当这些菌群失调时,会引起阴道内pH值的改变、阴道炎症等。近年来,国内文献对我国女性阴道菌群分布状况研究比较少[1]。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接受常规妇科体检的850例妇女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阴道菌群分布阴道pH值、宫颈炎、白带清洁度之间的关系,试图了解女性阴道菌群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资料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接受常规妇科体检的850例妇女,入选妇女满足以下标准:成年、已婚,以安全套为避孕工具,14 d内未使用过抗生素及其他药物,3 d内无性生活。被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年龄为23~60岁,平均(35.65.8)岁。  1.2 调查方法。

采集受检妇女阴道分泌物,立即送检,测定阴道pH值、常规检查白带及培养需氧菌。阴道pH值的测定应用试纸法,对照比色卡读出pH值。细菌培养应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念珠菌显色培养平板等。菌落生长后初步分类,应用鉴定条鉴定,72 h后不生长判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2]。

论文网   统计各年龄段妇女人数、各年龄段阴道菌群分布情况、各年龄段阴道炎人数、白带清洁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论文网   数据以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年龄组pH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论文网   2.1 年龄与阴道pH值之间的关系  经统计分析发现,45岁以下各年龄组pH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3.679,P 0.05)。45岁和50岁以上年龄组的妇女阴道pH值明显升高(F = 7.134,P 0.05)。见表1。 作文 /zuowen/   2.2 被调查者阴道分泌物菌群培养结果  本次调查共培养出阴道菌群22种,其中排名前5名的菌群乳酸杆菌、棒状杆菌、葡萄球菌、加德纳菌、粪肠球菌。各年龄段主要的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见表2。绝经前后妇女乳酸杆菌和棒状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岁之后两种菌群检出率明显下降。 毕业论文   表2 被调查者阴道分泌物菌群培养结果[n(%)]  注:同一被调查者可检出多种菌群 论文代写   2.3 被调查者阴道菌群分布与pH值的关系  乳酸杆菌在异常的酸性环境中检出率明显降低,其他菌群检出率明显增加。见表3。

论文代写   表3 阴道菌群分布与pH值的关系[n(%)]  2.4 被调查者阴道菌群分布白带清洁度之间的关系 代写论文   白带清洁度越低,乳酸杆菌检出率越少,加德纳菌检出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菌群检出率差异不大(P 0.05)。见表4。  表4 被调查者阴道菌群分布白带清洁度之间的关系[n(%)] 代写论文   2.5 被调查者阴道菌群分布与宫颈炎之间的关系  宫颈炎组各菌群检出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6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以上易引起乳酸杆菌检出的危险因素赋值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45岁、pH4.5、白带清洁度为Ⅰ~Ⅱ度是引起乳酸杆菌的危险因素。见表6。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3 讨论  正常女性到了生育期,阴道内均会有大量正常寄殖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常见的有乳酸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正常菌群可通过一系列的作用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还可通过刺激宿主产生抗体而增加阴道内的免疫力;阴道菌群对维持阴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3]。正常阴道乳酸杆菌的数量占大多数,它产生的乳酸使阴道处于酸性环境,对入侵的细菌有重要的抵御作用。本调查结果发现,随着阴道pH值的增高,乳酸杆菌检出率逐渐下降,其他菌群检出率逐渐增加。 代写论文   阴道pH值一般为酸性,不良生活卫生习惯、不正确的阴道灌洗方法、性伴过多、性交频率过多等都会使阴道pH值发生变化,阴道酸度的变化会影响乳酸杆菌的生长,也易于其他病原体的繁殖,从而引起阴道炎等病症。有研究发现[4],pH值改变、乳酸杆菌减少、粪肠球菌增多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有关。  另外,雌激素水平改变也会影响阴道菌群分布阴道上皮中的糖原合成需要雌激素的参与,糖原的含量会随着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糖原是维持阴道菌群均衡的重要物质,糖原随激素变化后会对整个阴道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雌激素能促进阴道上皮基底层和旁基底细胞增生,并逐渐使增生的细胞分化为中层细胞,中层细胞再生成表层细胞。雌激素的功能是与阴道上皮中存在的雌激素受体结合,结合后即可启动上皮细胞中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成糖原。因此,阴道上皮的糖原含量是随着女性激素的水平而变化的,糖原是组成阴道表皮的重要物质,对阴道内微生物群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女性在青春期以前和绝经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不断下降,阴道上皮因失去糖原会逐渐变薄,糖原减少后乳酸也随着减少,女性阴道内的pH值就会上升,碱性过强的环境很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本调查结果也显示,绝经前后妇女乳酸杆菌和棒状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岁之后两种菌群检出率明显下降。这与以上的理论相符。因此,年龄越大的女性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就会逐渐减少。 作文 /zuowen/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如抗生素、软膏、避孕用杀精剂等都会影响乳酸杆菌阴道内的正常生长[5]。因此,妇女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另外,个人卫生也会影响阴道菌群的协调[6],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白带清洁度越低(Ⅰ度为最清洁),乳酸杆菌检出率越少,加德纳氏菌检出率则增加,其他菌群检出率差异不大。因此,妇女在平时的个人卫生方面也应十分注意。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