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集群内生风险及其规避

[摘要] 在 经济 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 企业 集群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鉴于成功集群的示范效应,集群在今天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因此,本文从从企业集群内部出发,深入 分析 了企业集群所存在的内生性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的成因和危害,从而得出了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成因模型,并给出了规避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 方法 :企业集群内部的自我调整和对集群的治理。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内生性风险 集群风险      一、引言   企业集群是大量具有经济技术和产业上关联的企业在某一较小的地理空间上聚集,为了弥补单个企业 发展 的劣势,获得单个企业在分立状况下发展难以获得的利益,建立的一种介于纯市场和层级 网络 之间的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复合中间组织。鉴于企业集群的成功示范效应,企业集群现象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进行 研究 的同时,企业集群的潜在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而事实上,早有专家指出,集群产生以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中,集群一旦开始形成,就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但集群需要升级,集群可能因为外部威胁等,以及内部僵化而失去竞争力,甚至衰亡。因此,集聚也可能正是造成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降低的原因。总之,企业集群虽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但它并非没有风险。 影响 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风险主要包括内生性风险和外生性风险内生性风险是来自于企业集群内部,是随着企业集群的产生、发展与繁衍壮大过程中内生出来的,与企业集群的发展息息相关,决定了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外生性风险是来自于企业集群外部的一些影响因素。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主要包括结构性风险自稔风险网络风险和生态性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和规避方法。 论文网   二、企业集群内生风险分析   1.结构性风险   所谓“结构性风险”是指企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如同产品存在生命周期,集群也具有一个从产生、发展、成熟到衰亡的过程。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退时期, 企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 工业 区(Old Industrial Area)”,底特律就是一个从经济繁荣的大都市变成“老工业区”的典型案例。   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G(1997)在佛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区域产品周期 理论 (Regional Product Cycle)。Tichy.G从时间维度考察了企业集群的演进,并将集群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从企业集群生命周期来看,企业集群在诞生阶段一般基于“聚集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在进入成熟期开始削弱。   2.自稔风险   吴晓波借助植物学研究领域中描述自花结实的术语——“自稔性”,构造出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模型(图1),认为营造集群竞争优势区域集群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同时也是最终削弱集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导致集群衰退风险的根本性原因。将这种由集群自身营造优势的因素而引起的风险,称为区域集群的“自稔性”风险区域集群具有专业化分工(Specialisation)、地理性临近(Geographic proximity)、群内企业相互关联(Interre1atedness)以及协同与溢出效应(Synergies and Spillovers)四大特性。这四大特性在构成区域集群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滋生了集群自身内生风险。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网络风险   网络风险企业集群中的一种风险企业集群是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新经济 社会 学代表人物格兰特诺维特(Granovettor)认为,经济行为是根植(或嵌入)在网络与制度之中的,是由社会建筑并有文化意义的,而且他特别强调了企业间非贸易的相互依赖关系。Harrison(Harrison. Bennett,1994)从集群内的合作网络关系出发研究集群风险,指出“网络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并且指出SFNs (Small Firm Networks)固有的弱点正在逐步暴露出来。瑞典的哈堪森(Hakansson)和斯涅何塔(Snehota)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以及所构成的网络关系,而且网络变量——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是彼此依存的(见图2)。 论文代写。

哈堪森认为,企业间这种网络关系,承担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功能。蔡宁等(2003)从网络视角对企业集群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集群网络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源泉,集群企业间的网络关系是企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企业集群竞争力与其内部网络具有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网络集群形成阶段是力量的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使企业集群僵化,失去弹性的源泉,继而集群中的企业与非集群中的竞争对手相比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迟缓。网络力量可能会破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4.生态性风险   在生态学中,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和传染病(Infection)是危害生物种群的两种主要的风险因素。按照组织生态学的观点,一个企业集群就可以被视为是一个企业种群(Population)或企业群落(Community)。由于在结构、机制等方面与生物种群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两种风险企业集群中也是同样存在的。   (1)企业集群近交衰退风险。生物遗传学认为,生物种群内的个体在遗传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大都受遗传控制。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孕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两个亲代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就会在子代体内发生重组和突变(Mutation)。   与生物种群的情况相类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近交衰退风险。美国著名学者塞思.戈丁(Seth Godin)对这个 问题 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创意或概念在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的传播过程中就与其他不同的记因相结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环境的变化会对这些组合进行选择,结果是最适应的记因组合得以生存,不适应的则会消亡,这个过程就是企业记因式进化(Memetic Evdution)过程。企业记因的变化与重组是可以随时进行的。由于地理区位上的集中和产业 内容 上的紧密相关,集群企业之间会进行十分频繁的信息、知识、人员、企业策略,以及行为模式等许多方面的交流,同时也会排斥与集群外部的交流。在集群形成的初期,这种内部交流无疑对提高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会起到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下去将可能形成很强的趋同效应,使得集群企业都具有比较相似的“记因组合”。另外,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效应使得有效的创新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这就容易导致“搭便车”行为盛行,这也抑制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企业集群近交衰退的集中表现就是整个集群普遍陷入低效状态,整体上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弱化,即产生所谓的锁定(Lock—in)效应和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企业集群传染病风险企业集群中的传染病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指那种违背 法律 、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企业不良行为,如在产品方面以次充好、欺骗客户,在社会责任和义务方面欺骗政府、员工,在商业信誉方面骗取银行贷款和其他渠道的投资资金,以及拖欠债务等等。在一定条件下,采取这些异常行为的企业有可能比集群中其他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使其不良行为像传染病一样在企业之间得到传播。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