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文化与地理双重阻隔视野下的“乡愁”世界】 余光中梦与地理解释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文坛上的“乡愁文学”是在海峡两岸分离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学形式。

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传达出了两种独特的乡愁意境,一是关于加强两岸文化认同层面的文化乡愁,二是关于呼唤两岸统一层面的地理乡愁

关键词:余光中文化乡愁;地理乡愁乡愁世界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5—0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台湾文坛上形成了一种影响至今的文学思潮,即“乡愁文学”,它起源于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来到台湾,在台湾大陆分离乃至隔绝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学形式。

这种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和由此形成的台湾独特的文化文学传统,使台湾诗歌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思念家国之情,叶落归根的观念尤为突出。

其中,余光中的《乡愁》便是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

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当时两岸已经相隔20多年。

当时诗人并没有通过思维的酝酿和词语的斟酌,而是心血来潮,用了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

这首诗歌一经发表,便引发了巨大的冲击波,引起了台湾大陆读者强烈的共鸣,争先传诵。

音乐家王洛宾当时听到这首诗之后,还特意从新疆跑到台湾,当面给余光中演唱他为《乡愁》谱写的曲子。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有数十位音乐家为它谱曲,使其广为流传,尤其是在1992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出,更是引起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烈共鸣。

余光中也因此成为了大陆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多首诗歌也别大陆列入了及学校的教科书,许多海内外学子对于《乡愁》也都是熟知能诵。

那么,这首短短的诗歌在短短的时间里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影响力、震撼力,笔者认为可做如下两个层面的思考:    第一是文化层面的乡愁文化认同,第二是地理层面的乡愁两岸统一。

台湾当代文学中,恋乡、思乡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台湾文学中重要的主题,在诗歌创作中,“文化乡愁”便是最感人至深,最能令人怦然心动的了。

台湾乡愁诗,包含的不仅仅是由于地理上台湾大陆分隔现实而产生的惆怅,乡愁还蕴含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台湾乡愁诗大多是产生于从大陆移居台湾诗人笔下。

他们到了台湾,虽然生活有了着落,但是他们总时常感觉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时常感觉到自己的根不是在台湾,是在大陆,他们成了“无根的一代”。

就如老兵作家周伯乃常有一种“居无门牌”的失落感,余光中也常用“蒲公英”作为漂泊游子的意象,还有陈之藩以“失根的兰花”去比喻远离祖国大陆的孤儿等。

那么,他们所谓的“根”是什么,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无根的失落”,我想,这个“根”应该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一种民族的认同,一种文化的认同,说到底,便是一种文化的归属感。

而内战,使这种“归属”成了“漂泊”。

余光中创作这首乡愁》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

他的祖籍是福建,却出生在南京,1949年辗转来到台湾,50年代赴美留学。

常年的漂泊,使他对家乡的思念日益剧增,正如鲁迅所说的:“梦魂常向故乡驰”,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美国,他常感觉自己是个“无根的过客”。

身处异国他乡的余光中,内心常产生不可名状的压抑感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在台北,他怀念江南;在香港,他眷恋台北;在高雄,他回望香港;在美国,他渴望故国和故岛!虽然他也曾经追寻过西方文明,也迷恋过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但是他还是深情地呼喊:“我也曾是浪子,也曾发誓不要再见到中国的海岸,但是现在我怀乡了,我已经起航东返,虽然未睹中国的海岸。

”他最终还是把创作的视线转向中华文化传统,把诗眼定位在中华民族的根基上,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他是一个典型的“寻根式诗人”,他寻找血脉亲情之根,中华文化之根,甚至他还宣称“我的血管是黄河的之流。

”他常说,人“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至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向那块大陆,去沾汨罗的波涛,易水的寒波……”。

他这种忧愁,不仅仅是经历过骨肉分离的苦难,也不仅仅是面对两岸隔离的无奈,更主要的是面对两岸文化认同的断层的惆怅。

诗人借“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传达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希望能够借“邮票”、“船票”保持两岸文化交流、挽救两岸文化分离危机,而诗人正是迫切地希望借“邮票”、“船票”能承担起两岸文化沟通的使者的角色,履行两岸炎黄子孙文化交流的使命,打破两岸文化交流的障碍,从而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认同。

有学者评价《乡愁这首诗有三度空间,分别是“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以及纵横的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台湾大陆的延伸,台湾之根在于大陆台湾大陆都是“中国”这个母体的组成部分。

1894年,贪婪的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了我们的宝岛台湾,造成了台湾大陆的长期分离,1945年抗日胜利,台湾终于回归到中国的怀抱。

但是好景不长,内战的炮火使得国民党政府溃退台湾台湾大陆又重新分离,至今仍未回家。

“一弯浅浅的海峡”,云水茫茫,思乡的痛楚缠绕心头。

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不由得使人产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隐痛。

台湾大陆的同胞长期不能团聚,这不仅是亲人分隔两地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他在一些诗中还提到,台湾同胞只能在望远镜中看大陆,甚至是从枪炮的准星尖里望大陆,这正是在两岸隔离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畸形社会现象。

当时台湾政府当局把大陆当敌人,普通百姓却思念大陆,这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现象产生的思想情感,更是令人悲伤,令人揪心的痛。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余光中的诗歌常有“母亲”的意象,如他的《小时候》中写道:“小时候,在大陆,在母亲的怀里,暖烘烘的棉衣,更暖,更暖的母体。

”这种以“母亲”为原型的另一种投射形式便是“乡愁”。

大陆是他的一个母亲,思念母亲就是对大陆思念之情的真情流露。

余光中的《乡愁》不仅仅是写诗人一人之情,而是概括了一定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普遍的民族感情,也就是结束民族分裂,完成祖国统一的殷切盼望。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

诗人的心中,月是故乡的明,思乡如长水流,山川懂人意,草木皆有情。

因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被诗人赋予了深切的情感。

可见,《乡愁这首诗的创作,不是诗人一时的感情冲动,是他酝酿已久情感的即兴抒发;其复杂的乡土情绪如火山一样,一旦喷发出来便立即引起了海峡两岸读者的共鸣,诗人道出的是当时中华民族共同的声音和呼唤。

当时的台湾,不是余光中一个人在思乡,而是台湾有一群人在思乡余光中乡愁,不是历史上一个孤立的个别的现象,而乡愁是一个群体的行为。

还有如席慕容、郑愁予等诗人都以他们坎坷的经历,丰富的人生体验,写出了一批真挚动人的乡愁诗,这种群体现象形成了一股“乡愁文化思潮及社会思潮。

如郑愁予家喻户晓《错误》中写道:“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又如席慕容的《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    故乡无言,凝聚着游子永恒的呼唤;山川有情,维系着游子忠贞不渝的眷恋;母子情怀,构筑着生死相依的精神家园;月有圆缺,永远揪住游子思乡的愁思…如果我们把大陆比喻为母亲,那么台湾就是久游未归的游子

游子望乡,游子思归,这就是台湾乡愁诗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是两岸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时代的产物。

思乡望乡,渴望归乡,这是所有“天涯沦落人”的愿望。

如今,台湾回归大陆的愿望尚未完全实现,作为大陆的中华儿女们,读完余光中的《乡愁》,也深切呼唤着台湾赶紧回家。

参考文献:   [1]丘风.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J].社会科学,2004,(12).   [2]吴乐.央绵绵乡愁幻化出一方情感世界――解读余光中和他的乡愁情结[J].唐山学院学报,2003,(6).   [3]尹银廷.论余光中乡愁诗[J].东岳论丛,2002,(5).第2卷第3期Vol.2,No.3。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