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的角色行为与记者的角色应对 如何处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

社会学的“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即个人同时分属几个不同的和谐或不和谐的地位,是人们对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采访对象的传播角色定位,主要是指与记者关系的定位,采访对象角色定位是指在与记者定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往心态的定位和行为定位。

尽管采访对象可有多种角色定位,面对不同的媒体或不同内容的采访,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定位,但在对具体问题的回答时,他只能有一种定位与记者发生关系

一、采访对象行为都是一种角色行为       从社会学和行为学角度来分析问题,记者采访对象行为都是一种角色行为

记者行为不外乎职业行为角色行为,采访对象行为记者不同,主要是角色行为,只有极少数专职向记者提供新闻、发布新闻的新闻发言人、通讯员和组织者,负责专门接触新闻记者,和媒体打交道的人员、具有新闻宣传和采访对象两面性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职业性。

就绝大部分采访对象而言,他仅仅具有角色行为,他们接受记者采访,向记者提供信息,是他所归属的特殊的角色主体的行为

比如采访对象是官员,他表现出官员的角色行为,他是教师、科研工作者,他表现出的是教师或科研工作者的角色行为,他是演员,同样道理,他表现的也是他在演艺界的角色行为

采访对象所思所想所为,主要是受自身角色行为的影响。

当然,他的角色行为与他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有关(而记者行为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就是他的职业性,他是专职从事搜集新闻信息工作的人),但主要呈现的是他的地位、身份、角色

另外,采访对象角色具有变动性和多样性。

变动性包括采访对象角色内涵是随其社会活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必然影响甚至完全改变他在社会中某一个最基本的角色行为

比如他在单位里是位领导,他对上、对下、对记者所表现的是一个行政工作的管理者角色

如果他走在马路上,或进入商店购买东西,他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他可能就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行为,就不能把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带上马路,带进商场,当然如果有人前呼后拥,这时他的管理者行为随着前呼后拥者的营造,他在办公室、单位的管理者环境发生了移动,那他还可以呈现出自己的管理者角色,只是会有些微的变化。

采访角色的多样性则表现在,一个人随着环境变化,有多少环境变化,就会有多少社会角色社会角色行为

比如一个大学教师,他在学校课堂里,是教师的角色,他的行为是严谨、热情、敬业的教师行为;他到家中,在老父面前,是儿子角色;在妻子面前,他是丈夫角色;在儿女面前,他又变成父亲角色;如果他外出交际,碰上同学,他是同学角色

他如果在社会上有兼职,是协会或研究会的成员,他在协会或研究员中,又有了会员的角色

采访对象角色的变动性和多样性是社会环境所致,这也为记者采访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比如一个管理者角色采访对象,他不愿在单位接受采访,或不愿谈论工作问题,他回到家中,有亲情,有家庭责任,有教育子女的义务。

如果记者能从采访对象角色变化中,切入采访对象的家庭角色了解情况,采访对象就会作出另一种受访行为的选择。

所以采访行为学强调记者具有社会角色的“浮动性”,就是要求他们在具体的采访行为中,能够将自己摆到采访对象的位置,采访公务员就要把自己置于“公务员”角色,采访农民就要把自己置于“农民”角色,以“角色”的平等性与采访对象交往,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

采访对象角色,就记者面对的工作对象来说,具有多样性,无所不包。

这给记者工作提出了挑战,记者要不断变化“角色”,以万变应万变。

二、采访对象角色是多样的可变的       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许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的综合体、复合体――角色丛或角色组。

人的生活内容范围、交往能力与其担任的角色有关,与其所担任角色数量、角色丛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对于采访对象,无论他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和多大的知名度,同样有多重社会角色

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下班回家做家务,就是“家庭主妇”的社会角色

正因为这样,每个人的角色便会随社会环境、场合的变化,发生角色的转移和变化。

这为记者寻求与采访对象角色的接近、相融提供了可能。

角色行为有重要关系,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社会角色,就确定了自己社会舞台上的演出“脚本”,就会按“脚本”演出,也用“脚本”来衡量“演出”是否成功,是否得体、对位。

一个男人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角色,都必须按照不同的“脚本”进行演出,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角色行为社会习惯、制度制约,角色自己也会自律。

如果发现角色仍不符合脚本要求,就会尴尬、羞耻、惭愧、担忧。

采访对象在提供信息的行为中,也会出现自我角色不协调甚至冲突的状态,当角色变化太快,角色利益难以平衡时,就很容易出现这一情况。

如前所述,一个采访对象一天之中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媒体定位不同,报道角度不同,加之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内在的冲突的繁杂性,就会导致采访对象角色的不协调和冲突,形成角色紧张。

这对于记者采访倒是件好事,一旦能注意到采访对象角色冲突,倒可以深入挖掘到有戏剧性和冲突性、能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的好新闻、好素材。

另外,采访对象变换、扮演的角色多了以后,还能引起其角色行为的混乱。

例如有的采访对象自己的职务角色或职业角色行为准则或角色习惯带回家中,在充任丈夫角色时也像当领导时那样行事。

这种情况就叫做“角色混乱”,有的人的多重行为中往往有某一两个角色是很重要的和扮演得最经常的。

这时,他的这些重要的角色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就常影响到他在其它方面的角色扮演。

例如,当一个领导人看到自己的某位下属犯了错误,而这位下属又正好是这位领导人的好朋友或亲属时,作为领导人的角色准则要求他对这位下属严肃处理,而作为好朋友或亲属的角色准则却要求他保护和帮助这位朋友或亲属。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不同角色的准则要求就发生了冲突。

这叫做“角色冲突”。

处在角色冲突中的人往往会有较激烈的思想斗争,并必须在两个方面作出权衡和选择。

就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尽管内心冲突很激烈。

我们研究采访对象角色行为,不能忽视其角色异化现象。

采访对象发现自己记者之间有着悬殊的角色层级差异,强势于记者时,或施于强权、气势压服记者,或为了达到宣传自己、不曝光丑闻、封记者的嘴的目的,而使出全部手段收买记者,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

某社记者和当地媒体记者在报道当地一起煤矿事故中被矿主用数万元收买,导致真相迟迟未能曝光。

像震惊全国的特大诈骗犯申太福在全国范围内集资诈骗之所以成功,其中一“招”便是利用高额钱物收买一些记者为其摇旗呐喊。

一些记者利令智昏,放弃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干出了有损媒体形象和记者形象的事情来。

采访对象客观存在的角色失调、角色异化、角色紧张、角色冲突,都是记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三、采访对象希望记者角色定位能随“我”而变       当采访对象角色出现变动时,他也希望记者角色定位能随“我”而变,相应浮动

比如采访对象角色由家长的角色变成了局长、处长、董事长的角色,此时记者应马上随之而变,而不应以他的家长角色谈事业、教育、亲情或夫妻之间的问题。

这里采访对象最需要的还是记者的情感角色浮动

所谓情感浮动是指记者在与采访对象家庭的不同角色中,自觉将自己的思想或情绪向采访对象角色情感趋同、漂近,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或与人格形成平等的关系

采访对象希望记者自己的情感、情怀、气质、语言进行交往,达到情感的互动和交融。

作为记者当然要看对象,如果是敌对的采访对象,感情就不能向他“浮动”,而是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当然可以对其家人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加以“感情浮动”,以感化他们的心,配合记者采访

笔者在多年的采访中曾先后到广西多所监狱采访犯人,也到多所看守所采访尚未提起公诉的犯罪嫌疑人,采访中,一方面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平和的心态和语态与之交流,同时对他们过去的成绩加以适当肯定,对他们家庭的困难和不幸表示同情,所以采访大多比较顺利。

四川南充日报记者吴奉天采写通讯《孤岛烛光》,通讯主人公是南部县双峰乡龙马镇村民办教师王守奇。

80年代初,升钟水库下闸蓄水,该县12个乡镇被水库水淹没,农民从山沟迁至山梁,许多村被库水分割成孤岛或半岛。

由于学生上学来去湖上极不安全,加之家庭贫穷、缺劳力等原因,库区适龄儿童失学率居高不下。

升钟水库淹没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迫切需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

王守奇就是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涌现出的典型人物。

?�?�吴奉天,这位刚到报社一年的新记者采访中有许多可以汲取的经验,但其中有一条,就是采访中,他以普通朋友的角色融入王守奇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每天晨曦初显,他就扛着水桶到水井挑水,肩上打起血泡也一声不吭,上课时,他和学生在一起听王老师授课。

由于他采访深入,感情投入,角色变动成功,写出了令人爱读的好作品。

所写稿件先后获得1996年四川省新闻一等奖和第十一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二等奖。

采访对象除了希望记者的情感随己浮动外,还希望其行为也能跟随“浮动”。

这就是采访对象记者角色期待,采访对象记者行为表现(角色行为)都有一种期待。

采访对象期待记者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乡随俗,就是希望记者能了解、熟悉本行业、本单位、本领域的情况,熟悉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现状,采访能讲行话,讲话能讲到点子上,减少语言隔膜和心理隔膜,这样才能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从而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向记者陈述、倾诉。

如果记者的表现与采访对象的期待相去甚远,采访对象就会有消极应付的信息行为表现出来。

四、记者角色应对       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都有角色自身的自我控制行为,这是人的社会性归因。

我们反问一下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

人的一生都是在用社会的标准来梳理和引导自己行为的。

社会的反逆者,是错位的逆反的对抗性角色行为

我们经常会问自己(或许是下意识的)人生目的和某一次具体的行为的目的:我为什么做这件事,别人怎么评价我的所作所为?人们似乎总是在根据他人的要求来决定自己行为等。

社会学家给出的答案是:第一,群体的守约性使我们具有按角色要求来指导行为的内部机制,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行为向他人表明自己社会角色是什么;第二,群体会惩罚没有演好角色的成员,我们通过扮演角色来获取社会的奖励,避免社会的处罚;第三,角色扮演得好,可以赢得好感和威望,树立有利的社会形象,从而使自己也有能力影响他人。

?�?�    对记者来说,采访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转变自己采访对象角色关系(并非所有采访都需要转变角色关系,如采访对象上门主动提供信息,采访对象已和记者是老朋友,采访对象正有求于记者为其宣传造势或鸣冤叫屈等)。

人类都存在自己人效应,性格内向的人,大多也不愿向一个自己不了解,不知对自己是否有害的生人吐露心声。

所以与人交往,希望熟找熟。

这可能也是人为什么讲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复杂的一个原因。

既然如此,采访中,记者就可以顺着这一思路,改变与采访对象角色关系

比如变生人为熟人朋友关系(通过熟人第三者介绍),变生人为校友关系、同乡关系,以及主客体关系互换,由“我请你说”变为“我想向记者说”,让其感到主动提供信息对自己的好处和必要性、重要性。

这一点笔者在采访中进行过许多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比如1999年对人体模特儿的采访,这一群体是自卑感强的群体,笔者确定这一选题后,与他们接触便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采访中,我分两步运用角色变换方法进行采访:一是通过广西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接近他们

他们和这位教授是工作关系、朋友关系,这位教授将我作为他的朋友介绍给他们认识。

这样就将采访关系变成了朋友间的人际关系

二是这一关系确立了,我就和他们建立了朋友关系,经常去他们宿舍看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愿及未来打算。

他们生病了,我关切地过问病情。

这样又由熟人关系上升到朋友关系,互相之间便无话不谈了。

又如,笔者曾随同国家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副主任郑锡文教授率领的调查工作组,到广西百色几个县市调查广西艾滋病疫情。

我们在几个县市里见到数百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那么如何与这些患者交流呢?我将与他们之间的采访关系变成了医患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方式,与多位患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写出的两篇长篇报道,被国内媒体广为转载。

这都归功于成功的采访角色关系的转换。

采访记者善于将与采访对象之间“生”、“工作关系”转变为“熟”、“老乡”、“同学”、“战友”、“同趣”关系,往往能够改善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态度,有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

采访对象角色也影响记者角色定位,如果他以家庭身份角色定位,记者就应转变自己角色定位到“家庭定位”上来适应、顺应采访对象角色行为

如果采访对象角色定位是省长、市长,记者也要随之变换角色定位,顺应采访,对等或接近于采访对象角色定位。

这可能也是新闻界所谓的记者定位无大小,“水涨船高”,“随行就市”的道理。

当然记者也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的,他可以随机应变,自变角色定位,转变采访对象角色定位,让采访对象“就范”,比如以官员的身份,采访对象不肯谈情况,为了完成任务,记者一个策略选择就是可以考虑转变采访对象角色定位,从其他角色定位与之沟通,这样做,有时会获得意外的成功。

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不再引证。

注释:    ①吴奉天:《深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里》,《新闻界》,1997年第6期,47页。

②龚文庠:《说服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198页。

(靖鸣,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胡怀庭,北京人才市场报社长)。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