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收益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新 企业 会计 准则体系反映了全面收益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重新定位了财务报告目标、转变了收益计量的观念、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关键词: 经济 收益会计收益全面收益会计准则      随着各种 金融 衍生工具的产生,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 科学 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使得传统会计收益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因此逐渐吸收经济学收益的某些涵义,形成了一种新的收益观即全面收益

收益”是使用频率很高的经济术语。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学家那里,对它的认识与理解存在颇大差异,并由此带来不少实践问题。

本文在正确揭示经济收益会计收益涵义的基础上。

引入全面收益观,并结合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谈谈全面收益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一、经济收益会计收益的比较      经济收益是指在期初、期末企业资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可以用以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

经济收益要求 计算 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财富的增加。

这种财富既包括现行会计所能给予确认的财富,也包括自创商誉、智力资产等现行会计尚无法确认的财富。

会计收益会计核算在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会计期间、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的基础之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运用会计的专业方法,确定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际经济交易的结果。

其特征为“三位一体”,即 历史 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

经济收益计量与资产的计价密切相关。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净资产现值的差异,它体现了企业的实际收益

这种认识在理论上看逻辑推理严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资产收益的真实状况。

但是“经济收益”属收益的定性范畴。

实践中收益确认计量的操作性却不易解决。

美国学者爱德华兹和贝尔将经济收益称为“主观收益”。

意指经济学上的收益虽然更加真实,但现阶段人们的计量方法、计算能力受到局限,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故只能在理论上行得通。

相对于经济学上的收益理论来说。

会计收益的应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因此。

会计收益得到广泛接受。

二、全面收益——一种全新的收益观      尽管会计收益得到广泛接受和应用,但是随着对会计收益计量确认和分析的深入,人们在加深对收益理解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认识到了会计收益所存在的缺陷:由于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产生,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使得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原则又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大量无形资产难以入账,人为操纵利润的事件层出不穷。

传统会计收益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因此逐渐吸收经济学收益的某些涵义,形成一种新的收益观即全面收益

代写论文      (一)全面收益的涵义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原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3)《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即。

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

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权益的一切变动

“根据FASB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前者是已实现的收益,后者是未实现的),因此,全面收益不仅包括现行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净收益,还应包括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如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未实现汇兑损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等。

与传统收益概念相比,全面收益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

而且包括企业与其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交换与转让,以及因偶发事项、物价变动等的结果。

(二)全面收益的主要特点   全面收益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传统收益相比,在涵盖的内容、所服务的财务呈报目标、收益确定的相关会计理念、所体现的会计信息的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同。

1 全面收益涵盖的内容广泛,比传统会计收益更接近经济收益   全面收益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它突破了传统收益的实现原则,反映的是企业已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事项、情况所带来的权益变动

全面收益非常接近经济收益

但由于现行会计中对一些重要的资源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尚不能准确的确认,因此,全面收益不会等于经济收益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