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与宫颈糜烂关系的探讨

【摘要】为了探讨人工流产宫颈糜烂的关系,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月12月妇产科门诊的1065例人工流产受术患者,进行了宫颈糜烂统计与分析,结果:在宫颈糜烂患者中,有819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占76.90%;246例为带环怀孕者,占23.10%,未婚先孕者79例,占7.42%。

两次以上人流史者共350例,占人流总数的32.86%,其中包括未婚先孕者。

350例宫颈糜烂中有142例是Ⅰ°宫颈糜烂,其中62例受术两次以上,占43.66%。

在168例Ⅱ°宫颈糜烂中有85例是两次以上受术者,占50.60%,在40例Ⅲ°宫颈糜烂中有33例是两次以上受术者,占82.50%。

提示: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的身体有着损伤的一面,因此绝不应将此手术视为计划生育的主要手段,而应推行因人而宜、切实可靠的避孕方法。

各级医疗保健部门应继续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做到防治结合,同时加强对人工流产危害的健康教育及各种避孕措施的落实工作。

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正确掌握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的宣教工作,加强婚前性道德教育,普及青春期卫生知识,对边远山区的妇女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和妇幼保健知识的宣教。

【关健词】人工流产宫颈糜烂探讨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其手术并发症多而严重。

为了探讨人工流产与子宫糜烂的关系,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月12月妇产科门诊的1065例人工流产受术者进行了宫颈糜烂统计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2006年1月—2008年月12月妇产科门诊的人工流产病历登记卡,共1065例。

1.2方法将受术者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糜烂分度以及两次以上受术者宫颈糜烂的关系进行构成比分析。

2结果 2.1在1065例中有819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占76.90%;246例为带环怀孕者,占23.10%,未婚先孕者79例,占7.42%。

2.2人工流产次数与宫颈糜烂构成比见表1,表中有两次以上人流史者共350例,占人流总数的32.86%,其中包括未婚先孕者。

2.12受术两次以上者与宫颈糜烂的关系:350例宫颈糜烂中有142例是I°宫颈糜烂,其中62例受术两次以上,占43.66%。

在168例II°宫颈糜烂中有85例是两次以上受术者,占50.60%,在40例III°宫颈糜烂中有33例是两次以上受术者,占82.50%。

3讨论 3.1本文资料提示做人流手术越多,经历术中的风险就越多,手术操作对宫颈造成损害也就越多,宫颈糜烂的发生率越高。

人工流产术不仅损害宫颈,对宫腔、宫体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笔者认为:人流手术绝不应视为计划生育的主要手段,而应推行因人而宜、切实可靠的避孕方法。

这样,便可避免因反复人流导致宫颈内膜不同程度的机械损害,预防宫颈糜烂,减少人工流产及其给妇女身心带来的伤害。

3.2各级医疗保健部门应继续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做到防治结合,同时做好各种避孕措施的落实工作。

3.3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向她们讲清正确使用各种避孕工具的方法、频繁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危害性,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使用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既做到计划生育、又保证身心健康。

3.4加强婚前性道德教育,普及青春期卫生知识。

统计调查中,有7.42%的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对她们是迫不得已的终止妊娠方法,这对她们不仅在心理上、身体上造成伤害,还可导致不孕症等疾病的发生,影响今后家庭生活质量,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参与抓好对未婚青年的性教育,使他们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3.5对边远山区的妇女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和妇幼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她们大多是计划外怀孕,因而反复实施人工流产术。

对此应完善农村的妇幼保健工作网点,定期检查,登记造册,便于及时掌握情况。

3.6育龄女性平时还需要注意讲究性生活卫生,适当节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性交;降低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凡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积极治疗,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