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工艺范本(5)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范本5。

1施工准备。

绑扎前熟悉施工图及规范,对照钢筋配料表,核对成品钢筋形状、尺寸、数量及质量。如有错漏,应立即纠正增补。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绑扎架等;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垫块等。

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合理安排好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

HPB235级钢筋绑扎后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不允许直接踩踏钢筋

施工作业面已弹好线,水电及其他专业作好交接检。

2基础底板梁板、承台钢筋绑扎

2.1底板、基础梁、承台钢筋绑扎顺序:

基础放线→承台钢筋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2.2承台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承台放线→承台下网钢筋绑扎承台侧边架立筋绑扎→柱墙钢筋插筋绑扎承台上网钢筋绑扎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承台底面有垫层者为50,无垫层者为70。承台侧面及表面为70。

柱插筋下端直钩段应置于承台钢筋网上,插筋在承台内上中下设置三道固定箍。(直径及型式同柱) 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范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较大直径),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同一区段范围内的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柱插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LaE或伸至桩台底(两者取大),端脚直钩长≥8d且≥150。

2.3基础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间距→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套箍筋→放主、次梁架立筋→绑架立筋→按间距绑扎主筋与箍筋。

主、次梁应同时配合进行,主次梁交接处,主梁箍筋在次梁两侧应附加箍筋,设密箍三道,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或梁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当梁的上层和下层钢筋为两排或两排以上时,为满足两排钢筋有足够的间距,要在相邻两排钢筋之间加放垫铁,垫铁采用直径为25的二级钢筋,垫铁水平间距为1m。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应交错绑扎,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采用套扣法绑扎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同一区段范围的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梁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800mm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间距800mm,根据梁高布置,不少于2块。

2.4底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底板放线→划钢筋分档线→底板下网钢筋(含预应力筋)绑扎→底边中部架立筋绑扎→柱墙钢筋(含预应力筋)插筋绑扎底板上网钢筋(含预应力筋)绑扎

底板钢筋绑扎前先在垫层上放样弹出钢筋位置线,分段按序进行,先绑扎凹坑、梁板、桩承台钢筋,再铺放基础底板下层筋及基础加强钢筋,铺完绑扎后垫好垫块垫块强度必须足够)。垫块间距1m梅花形布置,保证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垫块采用预制垫块垫块型式需征求业主或设计认可同意。

钢筋马凳:厚度≥300㎜的板用HRB400Φ20、Φ18筋制作,支撑点间距800mm,保证其刚度。马凳制作必须保证焊接质量,有足够强度。马凳设置间距为1200mm,放置在底板下铁上,不允许直接放置在模板上。严格控制马凳高度,避免超高。然后绑扎基础底板上铁。厚度<300㎜板马凳统一用HRB400Φ14筋制作,支撑点间距800mm,另外,当板负筋为I级钢时,配合使用小马凳,使板负弯距筋得到有效支撑,防止踩踏变形,小马凳用HPB235φ12筋制作。下支撑架在下筋之上,不允许支在模板上。

排放钢筋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插筋时要校正准确位置,加设定位筋固定。

3钢筋螺纹连接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要进行钢筋螺纹连接钢筋位置及数量,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

连接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其它经型式检验确定符合要求的钢材。

主要机具设备如钢筋螺纹机、限位挡铁、螺纹环规、力矩扳手、普通扳手、砂轮切割机等准备完毕。

3.2作业条件。

参加操作人员已经过培训、考核,可持证上岗。

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用手砂轮修磨,严禁用电气焊切割超大部分。

3.3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端头平头→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验→带帽保护→钢筋就位→接头连接、拧紧→做标记→质量检查。

3.4施工要点。

螺纹套筒要有产品合格证,套筒两端有密封盖,套筒表面有规格标记,进场时需进行复检。

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取样,同规格、同型号的接头单向拉伸试验以不大于5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钢筋连接套筒不得有表面裂纹及内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

钢筋下料时不得用电焊、气割焊等方法切断;钢筋端面平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

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钢筋套丝的质量,必须由操作工人逐个用牙规和卡规或环规进行检查,并由专人负责验收。钢筋的牙形必须与牙形规相吻合,其小端直径必须在卡规或环规的允许误差范围内。不合格的丝头要切除重新加工。

达到质量要求的丝头,应立即用与钢筋规格相同的塑料保护帽(套)拧上,存放待用,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并防止灰浆、油污等杂物的污染。

受拉区钢筋接头百分率≤50%,受压区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连接钢筋时必须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或用锁紧螺母锁紧并加以标记。接头拼装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当有特殊要求时,依据技术提供单位提交的检验标准。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