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楼地面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住宅楼地面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防治地面起砂的措施

(1)正确选用原材料:

①水泥标号宜采用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用粉煤灰水泥),其用量不小于360kg/m3。

②砂宜用细度模量>2.2以上中、粗砂,但最大粒径不大于5mm,含泥量不大于3%或含有其他物质。

(2)严格控制水灰比、操作规程和掌握操作时间。

(3)面层粉刷后,应及时做好养护工作。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防治地面空鼓的措施

(1)彻底清除粉刷基层上的浮灰、垃圾及其他杂物,要求基层上有毛面。

基层应隔夜浇水湿润。

粉刷前将基层上的积水清除。

③水泥砂浆配合比严格按设计要求,稠度不宜大于35mm,宜用干硬性,手能捏成团为准。

④正确运用接浆法,边扫浆、边铺灰,掌握粉刷时间和遍数,完成后注意养护时间,一般不可少于7天。

3、防治楼梯、踏级宽度和高度不一致的措施

(1)加强楼梯和台阶在结构阶段的尺寸复检工作,偏差较大的应剔凿调正,使踏级的高度和宽度尽可能一致,其偏差应控制在±5mm以内。

(2)在抹踏级面层前,应根据平台标高和楼面标高,先在侧面墙上弹一道踏级标准斜坡线,然后根据踏级步数,将斜线划等分,各个等分点,就是踏级的阳角位置。根据斜线各点尺寸抹灰前对踏级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剔凿,保证踏级宽与高尺寸的一致。

4、防治踏级阳角处裂缝、脱落措施

(1)踏级抹面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扫去浮灰,并充分洒水湿润,提前一天进行洒水湿润。

(2)抹灰前,应先刷一度素水泥浆结合层,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之间,并严格做到随刷随抹。

(3)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

(4)一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1cm以内,过厚的粉刷应分层进行操作。

(5)踏级平、立面的施工操作顺序,应先抹立面,后抹平面,使平、立面的接缝在水平方向(即踏脚板上),并应将接缝搓压紧密。

(6)对成品保护,加强养护,完成后在7~14天内严禁行人上下。

5、防治踏级踏脚板外倾措施

(1)加强抹面层前的结构施工阶段的各项几何尺寸的复查,如有胀模现象,均需进行剔凿修正。

(2)特别是楼梯板块材料(如面砖),要严格安排料线铺贴,要注意平整。经过10天以上或适当时间,才能进行擦缝嵌实,可避免宽度和高度不一,及踏级、踢脚板外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