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方言声调的地理语言学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用地理语言学方法看湖南方言声调分布,发现湖南全省的方言是怎样从被全国范围的官话分层次包围的。官话已经覆盖常德为代表的湖南西部和南部很多地区。以长沙为核心的京广铁路区域,正在退让中抗拒。仅仅留下湖南东北角山区和南端山区这些范围极小的地方,成为湖南早期方言的最后根据地。

关键词:湖南方言声调;地理语言学官话

作者简介:彭泽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1)。

王梦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用地理语言学方法来分析汉语方言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地理的变化体现时间的变化。从声调系统角度来调查和分析湖南全省的方言,可以发现湖南本土方言是怎样从被全国范围的官话分层次包围的。在湖南官话已经覆盖常德为代表的湖南西部和南部很多地区。长沙为核心的京广铁路区域,正在退让中抗拒,成为湖南早期方言一边退让一边阻挡西南官话包围的主要阵地。仅仅留下东北角山区的平江和岳阳县,还有插入广西的湖南南端山区的江永这些范围极小的地方保留着数量最多的7个声调,成为湖南早期方言的最后根据地。

一、湖南方言声调数据。

为什么先选择声调调查?声调是汉语声调、声母和韵母3个要素中数量最少,系统性最强的项目,调查和比较起来也相对简单一些。

为了更好地理解原始的声调数据,先做以下说明:

(1)声调体系类型及其大致分布位置:4个(西部为主,南部和北部的外层);5个(分布在湖南西部的内层);6个(长沙为中心的京广铁路区域,南北范围从岳阳到祁阳);7个(东北为主,南部的局部);8个(北部的岳阳县)。其实真正具有音位对立性的声调最多就是江永土话的7个。岳阳县的8个,其实只有5个,因为其中有两个是在带塞音韵尾的韵母(一般叫作入声韵)中的条件变体,只是变得短一些,还有一个24调值阴去的条件变体。

(2)所有数据都限定在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区的方言。暂时不考虑城区以外的方言

(3)如果城区有官话和土话的双方言现象,那么在地名后分别用括号注释“官话”和“土话”。炎陵有5个和6个两种记录,不确定是否是不同的土话还是官话和土话的并列。有的县的声调数据明显不是官话的事实,例如,宁远方言有5个声调,估计记录的是土话,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宁远县城流行的官话只有4个声调,而且调值也出入很大。

(4)地名一律把现用地名放在前面,文献记录的曾经用的地名用括号说明。

(5)地名后面用括号注释了参考文献信息:作者和文献年份。其中“公安厅”{1}指“湖南省公安厅《湖南汉语方音字汇》编纂组”。没有文献信息注释的都来自《湖南省志方言志》{2}。

(6)如果不同文献的描写有不同的,分别列举并且用括号说明不同文献来源。

(7)阴去栏目如果有两个声调,第二个是“次阴去调值,用括号说明,做阴去声调音位变体处理。阳去不跟阴去对立,而且古代去声现代零声母音节声调不分阴阳,那么阳去调值用括号标记,只做去声声调音位变体处理。这种语素静态发音产生的声调变体音位有人处理成一个独立的声调,所以用括号说明他们处理的声调总数量。

(8)声调数量数字的后面标记了“ru”的是入声音节带塞音韵尾方言。只有东部靠近江西的东北和东南两个相对偏僻的角落里有;西部的沅陵部分有,部分归属非入声声调

我们把收集的湖南各个县城或者市区的方言声调数据用表1展示出来:

二、湖南方言声调分布地图。

三、湖南方言声调分布的5级地理阶梯。

上面方言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湖南省志方言志》,也包括其他文献和我们的调查。从地图上体现的湖南各个县城的方言声调分区情况来看,虽然跟原来的湘语、赣语、客家话和官话的分类有吻合的地方,但是现在看到的地理条件对方言分布的影响关系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知道,整个中国除了东南部分,都覆盖着汉语的官话方言或者北方方言。因此,非官话方言官话从北部和西部包围着,湖南正处在被包围的西部边界。因此,如果把整个湖南放在一个全国官话的海洋里来看,即使基本的方言除了主体的湘语,还有赣语和客家话,还是可以看到各个县城的方言声调方面是怎样被官话逐渐吞食的格局:

(1)声调最多的7个声调。只有南部省际边界的江永。东北角的岳阳县看起来有8个声调,平江县一般被认为有7个声调,在我们看来都只有6个声调。不过,由于塞音韵尾造成的“入声”(其实是声调音位变体),所以跟其他地点的6个声调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2)声调最少的3个声调。只有永州市区,而且还处于从4个声调合并减少的过程中。

(3)靠近官话区域的是4个声调,大概占有湖南的23%。分布在湖南西北角到西部省际边界和东南部的省际边界的双方言区。

(4)东部中心区域是6个声调,大概占有湖南的17%。分布在省会长沙附近的东部中心区域,还有东部省际边界的炎陵。

(5)西部中心区域是5个声调,数量最多,大概占有54%。分布在中部西部的中心区域,贯穿湖南南北。其中邵阳市区看起来有一个比阴去调值稍微低一点的阳去,其实阳去是阴去在浊音声母条件下的变体,因为根本不对立,特别是所有零声母音节的古代去声语素一律读阴去,这更加证实这种不对立。涟源次阴去也是阴去的变体,实际也应该是5个声调。总体来看,湖南东北部因为远离官话,所以保留较多的声调,西部和南部接近官话的区域声调较少。5个声调方言,要么阳去消失,要么入声消失,形成保留入声和保留去声分阴阳两种格局,而且各自占有的比例接近,入声消失的情况稍微多一点。两种格局几乎交叉分布,但是越接近长沙,越倾向保留入声。也就是说官话在同化6个声调方言的时候,有先吞食入声的倾向。

四、湖南和湖北方言声调的地理关系。

除了前面已经分析了湖南方言受到周边官话的影响以外,下面我们重点看看湖南和湖北交界区域的方言具有的依依不舍的分割关系。

放眼湖南周围,根据美国人J.A.Ingle1899年出版的《汉音集字》,100年前的武汉方言还有入声,后来入声才消失在整个中国的官话海洋里。武汉可以说是京广铁路沿线北方官话渗透到中国南部的边界。特别是从省会城市来看,武汉是中国南部官话化最强的,其次是南京。武汉在湖北的东南部,湖北东南部正好跟湖南东北部连接在一起。根据湖北东南部文献(黄群建主编2002{10};汪化云2004{11}),这里的方言几乎都是跟长沙话一样的6个声调的格局,这样我们可以把湖南境内的6个声调的区域延伸到湖北东南部。

其中湖北黄石的新派已经合并了去声,就是阳去(213)消失,跟阴去(35)合并,形成这样的声调格局:阴平22,阳平21,上声43,去声35,入声213。这可以再现100年前保留入声的武汉方言声调格局。

跨越湖南和湖北的这个6个声调的山脉,由于历史地位的优越,又相对远离官话区域,成为湘语或者土著方言的最后根据地。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根据地,也被从洞庭湖来的官话开始从岳阳到长沙之间的汨罗和湘阴冲断,被从湖南南部来的官话从祁东、常宁和耒阳终止而且一直包抄到东部的安仁、茶陵、攸县、醴陵和浏阳,从而形成一个沿着罗霄山脉西部边缘南北走向延伸的6声调方言群岛。

五、岳阳市长沙方言声调的演变。

声调数量来看岳阳县方言有8个,其实在我们看来只有5个,演变成岳阳市方言声调以后反而增加到了6个。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结合长沙方言从演变角度来讨论一下。先看表2:

阅读上面表格的调值需要注意,在不对立的情况下,调值45和55,44和33,42和31,22和11、21,这些区别可以忽略。

从这个现状可以看到,岳阳县保存了岳阳到长沙这个区域早期方言的语音格局,到现在这个区域的声调格局还保持很高的一致性。岳阳市长沙市的方言声调入声韵母的塞音韵尾消失以后,只有阴去入声在选择新格局中的调值的时候才出现了分歧。

岳阳县岳阳市城区的声调来看,明显地看到它们在官话的影响下入声韵母的塞音韵尾消失以后如何补偿(胡松柏1996){12}、去声调值如何分步骤被官话取代的过程。岳阳县方言的阴入(5)和阳入(2)的调值其实分别就是阴去(45)和阳去(11,21,22)调值受到塞音影响变短的结果。在岳阳市方言中,由于塞音韵尾消失,入声调值就延长,保留了原来阴去调值,同时原来的阴去被西南官话的24调值取代。同时,岳阳县方言塞音韵尾还没有消失的同时,就在阴去中读送气的声母(古代去声中的次清声母)中率先被西南官话取代。这种率先一步被西南官话声调值取代的现象在湖南中部的不少方言被发现(鲍厚星2003){13}。

再看长沙市区方言,可以说跟岳阳市区的方言同步发生了变化,但是长沙市区方言阴去调值比较顽固,没有被西南官话调值24取代。不过入声由于塞音韵尾消失,选择了一个比阳平更高的上升的调值来区分,这个调值正好跟岳阳市阴去一致。因此,岳阳市长沙方言,在声调上几乎一致,只需要把阴去入声调值颠倒一下就可以变成对方的方言

注 释:

{1}湖南省公安厅《湖南汉语方音字汇》编纂组:《湖南汉语方音字汇》,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

{2}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方言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鲍厚星:《湘方言概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李维琦:《祁阳方言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何团强:《永州和郴州市区方言声调实验》,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6}李永明:《湖南方言概况及声调》,《汉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2年。

{7}曾献飞:《湘南土话语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8}谢奇勇:《新田南乡土话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9}彭泽润2010年实地调查。

{10}黄群建主编:《鄂东南方言音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12}胡松柏:《赣东北“麻山话”中的促声舒化》,《首届晋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13}鲍厚星:《湘语声调演变的一种特殊格局》,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