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有风险,怀孕须谨慎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小家庭纷纷筹备着孕育计划,想在合适的年龄完成“二胎计划”;还有不少已经有“大宝”的家庭,也开始着手要“二宝”。

但在这些美好的计划前,有个很严峻的问题挡在面前――那就是年龄,要二胎的准妈妈中不乏已是高龄产妇

一般来讲,由于女性35岁以后机体处于下滑趋势,高龄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而且高龄产妇本身并发症的风险也在增加。

毕业论文网   高龄产妇,   受孕难,保胎亦难   受孕不易 粤语有句俗语“有仔趁嫩生”,意即生孩子要趁年轻。

因为从医学上来说,25~30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

35岁以上的女性,自然受孕能力下降,一年内累积的受孕概率大约为75%,而40岁以上女性怀孕能力更是急剧下降,正常性生活情况下,每月怀孕的概率只有5%左右。

谨防流产 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内正常卵细胞数量会大大减少,且剩余卵子的质量也大不如前。

因而,即便受孕成功,也要慎防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内分泌异常及宫颈内口松弛等诸多原因所导致的流产

如何顺利怀二胎   如此看来,高龄孕产妇实属不易,到底要怎样才能顺利怀上二胎,并最大程度规避流产的风险呢?   首先,备孕前一定要体检,评估自身的“孕力”,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备孕时,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同时戒除烟酒、熬夜等不良嗜好,以最愉悦的身心状态,静候宝宝的降临。

受孕成功后,还要及时建档、定期产检、进行科学化的孕期管理。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宰着人体的生殖功能。

肾气旺盛,则男子精子壮,女子月经顺,方有孕育生命的可能。

所以,在怀孕前1~3个月,就要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传统药物来调养肾功能。

同时,为了给腹中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还建议用中药调理至妊娠后3个月,以改善受精卵着床环境,避免发生流产

滋肾育胎丸在助孕、防治流产方面,历史悠久,效果显著。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便由全国中医妇科泰斗罗元恺教授在清代名医留下的“寿胎丸”基础上不断完善,研制而成。

全方选用15味传统药材,其中菟丝子、桑寄生、枸杞子、熟地黄、阿胶(炒)、首乌、艾叶、巴戟天、鹿角霜等用于补肾;人参、砂仁、白术、党参用于健脾;续断、杜仲用于安胎。

15味药材配伍使用,既能滋补肾气,增加受孕概率;又能养血益阳,起到安胎功效。

做好这些准备,调理好身体,轻轻松松,“备战”二胎

高龄产妇有哪些潜在危险   1.妊娠合并症增多,如高血压、盆腔粘连、宫外孕、早产等。

2.妊娠并发症增多,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

3.分娩期并发症增多,如羊水栓塞、产褥感染的风险明显加大。

4.胎儿畸形增多流产早产、死胎、畸胎、死产、出生缺陷增加。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