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伴焦虑症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焦虑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40例老年抑郁焦虑症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 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w、4 w、6 w、8 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8 w末,显效率40%,有效率57.5%。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治疗第2 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焦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关键词】 西酞普兰老年抑郁焦虑

老年抑郁患者常伴发焦虑症状,治疗效果较差。为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焦虑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老年抑郁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焦虑症的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18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共入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55 a~80 a,平均(68.4±4.52) a;病程0.25 a~30 a,平均(6.4±5.7) a;诊断:器质性抑郁焦虑27例,心境障碍抑郁焦虑13例。其中31例患有躯体疾病(高血压6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2例,脑萎缩5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4例,帕金森综合征3例),5例患者经1 a~5 a抑郁症病程后转为痴呆。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入组患者在原治疗躯体疾病药物的基础上,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起始剂量2.5 mg~5 mg·d—1,7 d~14 d加至5 mg~40 mg·d—1,观察8 w。失眠严重者可联用苯二氮艹 卓类药物。

1.2.2 疗效评定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 w、4 w、6 w、8 w末采用HAMD、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8 w末以HAMD、HAMA减分率判定焦虑抑郁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减分率=(治疗前分—治疗后分)/治疗前分×100%。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 w、8 w末作血尿常规、生化、心电图检查。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