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心理学科研和人才高地_管理心理学试卷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行,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人才,如何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培养人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效实施等,都是当前教育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发展教育心理学所应承担的任务。

”说这段话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方平教授。

2007年9月29日下午,在首都师范大学一间办公室中,我们见到了方平教授,虽是初次谋面,但一讲起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方平如数家珍地向记者道来。

心理学领域的博士团队      “心理学科是首都师范大学设立最早的学科之一,当时只是一个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系了。

方平告诉记者。

目前的心理学专业已经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方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发展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主持北京市教育“十五”重点项目“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和北京市教委“十五”项目“促进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价研究”,并主持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的二级课题。

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3本,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郭春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发展》、《心理与行为研究》,《应用心理学》编委。

曾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肯塔基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曾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二级项目,科技部国家攀登计划专项二级项目和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主持的“建构性记忆的脑功能研究”获得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发表论文40余篇,一项相关的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丁锦红教授,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肯塔基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曾主持北京市项目“工作记忆不同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长时记忆中图形特征提取的ERP研究”。

参加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

2002年,他研究的“不同方向视觉运动追踪的特性”获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以这3个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李新旺,蔺桂瑞等20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心理学研究人员紧密团结在周围,这些人员绝大部分都是从其它高校引进的。

“我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五六岁,很有后劲。

方平告诉记者。

接力棒跑出的辉煌      1956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的林传鼎教授到首都师范大学担任教务长,并在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担任教职。

同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的郝德元教授也回国加盟到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

“两位先生对我们心理学系的构建影响是非常大的。

他们的贡献是今天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方平说。

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的到来,使得首都师范大学的智力开发和心理测量统计两个方向研究水平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举行了大量的心理测验,心理统计、智力开发的培训班。

特别是在我校举办的心理统计学的培训班,北大、北师大心理学10年前的骨干都曾经在这里接受过培训。

方平说。

1984年,首都师范大学顺利拿到了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博士授权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一辈的教授相继退休,但是随着郭德俊教授的加入,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焕发了新的活力。

“由于他的到来,使得首师大的心理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发生的变化,从培养衔接来讲,弥补了研究生培养的脱节现象。

”   “从1997年到今天是我们专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方平说。

1997年,心理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9年,学校购进了脑电仪、眼动仪、情绪多导仪。

“由于我们购进了这些机器,视觉的脑神经机制、视觉加工的脑神经机制、言语的脑神经机制等一系列研究得以开展,促成了今天的研究方向的确立。

”   2000年,心理学系成立。

2001年,“学习与认知”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下设人类记忆过程、视觉信息加工、统计与测量,情绪与动机、应用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6个分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面积3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人民币700万元,购置了ESI-128导脑电记录系统、Eyelink眼动记录系统,Curry定位系统、Bbpac16导电生理系统设备。

目前该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北京市级项目近30项,已经形成了人类认知过程与神经机制、青少年动机与情绪发展、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应用和心理咨询等多个比较熟悉的研究方向

实验室发放了实验室开放基金40万元,已经取得~定的成果,在权威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5篇。

2002年,发展教育心理学取得了北京市重点学科的称号。

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认知过程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是国际心理学界和神经科学界等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动机研究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居于先进水平,元分析及结构方程理论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改进作出了贡献,心理发展与咨询方向紧密结合实际,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2005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审中,首师大的发展教育心理学获得全国第7名。

目前,发展教育心理学科共承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及北京市项目18项,同时,自2002年至今发表论文172篇,著作30部,建立研究基地3个,3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研究成果奖,其中北京市第4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在地方高师中,我们学科是名列前茅的。

方平自信地说。

学科建设带动学术发展      “我们是以学科建设来带动学术的发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实现学科的快速发展

方平说。

2000年,心理系一成立便制定了一个发展战略,发展教育心理学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要促进心理学专业的整体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基础心理学

经过6年的努力,“基础心理学布局已经完成,人员搭配也已经完成,研究方向基本固定。

”   2006年,心理系引进的人才主要是发展教育心理学方向的,所以很快满足了发展教育心理学人员搭配的需要。

“从2007年开始,我们又做出了决策,重点补充应用心理学

”   目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形成了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以及生理心理学研究方向

“我们希望以心理学大的方向为背景,在有特色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培养一支队伍。

方平告诉记者,“我们系的脑认知神经科学,视觉加工、情绪和动机研究这三个方向在国内是有一定特色的。

”   在学科发展中的支柱性人才,方平心理系的领头人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进。

从事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李新旺教授就是在这个战略思想下引进的一位优秀人才。

“从开始接触他,到最后引进到我们这里,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方平感叹着人才引进的不易,“他来了之后,在生理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方平说,“另外我们系的情绪与动机研究目前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方向是郭德俊教授从北师大转到首师大工作后带来的。

”   “我们还要加强在发展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知名教授的引入力度,而且已经物色了一个教授。

但是……”方平向记者透露着,话锋又一转,“有些人才可以挖,有些人才是不能挖的。

有些人才挖了过来,不会影响原单位的学科发展,而对于我们的学科能起到一个加强的作用,这是一种良性的人才挖掘,而不是恶性的。

如果把他挖走了,原单位在这个方向上全部垮掉了,国家的投入也付之东流,这种人才挖掘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

所以不能随意挖人才。

”   现在,方平打算成立几个研究所,以适应现在科学研究的特性,通过研究所带动科学研究

“比如一方是研究记忆的,一方是研究情绪的,如果以系为单位来组织会议,可能一方感兴趣的问题,另一方不感兴趣。

如果凝炼几个方向并成立研究所,组建一个学术团体,不带有行政色彩,可以利用所的名义召集和组织一些学术研讨。

方平说。

人才培养是首位      方平告诉记者,在采访的当天上午,他们几个系领导刚刚开了会,讨论学科发展的大计。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今后专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我们的共识。

”   现在,心理系正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我们鼓励教师在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上与国外同专业的教授合作,展开研究,以拓展教师专业视野,加深教师专业造诣,使教师可以尽快地吸纳本专业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洞悉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   “我们鼓励教师广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特别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以保证教师可以从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到学术的最新动向。

方平说。

“我们鼓励教师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地了解全球目前相关专业研究动态,使教师专业视野上既具有国际眼光,同时立足本土文化和国内的专业发展方向,以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最终使教师在学术上有全方位的发展

”   “我们学院是学校里出国最频繁的。

方平笑着回答记者关于国际交流的提问。

“不是停留在低层次的联系上,更多的是高层次的合作研究,这是我们系的特色。

”目前,心理系正在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儿童的社会性作用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心理系合作“多动症儿童的视觉加工研究”。

迄今,心理学系同美国的伯克利大学、西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肯塔基大学、巴佛罗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

累计出国学习访问的教师21人次,参与国际国内会议共计140余人次,主办和参办国际国内会议3次,邀请国内外心理学专家来校讲学27人次。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一流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合作研究,与国际先进的实验室接轨,培养一支先进的研究队伍。

方平告诉记者。

营造宽松的环境与氛围      一直以来,方平都强调学术带头人和教师的包容性。

“因为我们都是探求真理的,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专业发展

”因此。

方平主张学术带头人应该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在学术上,我们有不同观点,可以当面说,各抒己见。

”   在心理系有一个教授委员会,有事共同商量,统一决策。

“在这个委员会中,我就不再是副院长的身份,大家都是教授,我们谈论问题都是为了学科发展

方平说。

作为学术带头人,方平一周有15节课。

心理系,每一位教授都有类似的教学任务。

“我们多上些课,为年轻老师腾出时间,进行专业上的发展

”有些年轻老师进入心理系工作后因为发表文章的压力会产生困惑。

学术带头人会首先稳定他的情绪,然后给他提供科研环境,给他介绍比较好的研究方向,或者让他参与到课题当中,使他逐渐地确立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因为很多博士原来都有方向,来了以后不一定与学院的研究方向吻合,还要做一些方向转移的工作。

一些年轻人在心理系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岗位。

像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科负责人才30岁出头。

“大力启用年轻人,这是我们的经验。

这对年轻人在工作当中锻炼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是有好处的。

这些工作保证了教师们在工作中心情舒畅,因为他们看到了工作的前景。

方平说。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心理系也有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

“对于学生参加学术研究或者国内会议,院系给报销相关费用。

方平说。

积极贡献社会      据方平介绍,首师大自有心理专业以来,便将为北京市服务与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与北京市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合作与联系。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属于北京市重点学科,对北京市建设、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北京市教育北京市人才选拔及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方平坚定地对记者说。

几年来,首师大心理专业同北京劲松学区合作开展了针对学生不同智力类型实施不同教学策略的研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实验数据;与北京市双高人才评价中心合作,参与了北京市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为科学化的选拔干部提供了依据参与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文秘汉语水平考试的研究参与了教育部考试中心教师资格考试必要性的论证工作,在全国开展调研,为教师资格考试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