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絮语

湖南在近代雷兴云奋,掀天揭地,产生了许多能办事、会做官的人物。

其中的代表,除了曾国藩,还有在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谭延�。

曾国藩谭延�以书生领大兵,文人有武相,在晚清和民国分别享有“中兴名臣”和“党国柱石”的声誉。

两人都是在乱世担大任,幸的是留下转移世局之名,不幸的是操心横虑过度,所以均未能享高寿,登遐龄。

曾国藩活了六十二岁,而谭延�仅享年五十一岁。

对这两位同乡,毛泽东都有过评价。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在青年毛泽东眼中,曾国藩是集学问和事功于一体的“内圣外王”式的人物。

至于谭延�,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谭延�是一个聪明的官僚,他在湖南几起几落,从来不做寡头省长,要做督军兼省长。

他后来做了广东和武汉的国民政府主席,还是兼了第二军军长。

毛泽东认为,谭氏的聪明,表现在他深谙近代中国的特点,即“有军则有权”。

谭延�系晚清翰林出身,1904年科举考中“会元”。

在殿试中,他本来也高中状元,只因慈禧太后讨厌他和谭嗣同是同乡同姓,才将状元头衔给了广东人刘春霖。

有了“翰林”这个资本,加之风云际会,处事高超,谭延�才能在辛亥革命后几度左右湖南政局,并在后来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谭延�的元配夫人去世后,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他,但他遵从元配的遗言,誓不再娶,结果让蒋介石抱得美人归。

谭延�是其父亲谭钟麟的小妾所生。

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屈辱地位深深刺激了他,让他对纳妾、再娶等行为颇不以为然。

在民国时期,谭延�享有“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

民国以来攻颜体的人,无出谭延�之右者。

颜体的基础上,他又吸取了米南宫、刘石庵等诸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宽博浑厚,有如大权在握、顾盼自雄的书法风格。

草书家于右任先生称谭氏书法上是有真本领的人。

本期《书屋》封二发表的谭延�手书米芾《蒸徒帖》四屏,系他在广州时期的作品,那时的他春风得意,胸次浩大,笔力亦可谓雄健无比。

谭延�的书法作品多收藏于湖南,市场价格亦颇高。

据说他的一幅手书自创联“石扇迎风醒鹤梦,竹炉候火选龙团”,如今可卖到三万元左右。

时人和后人对谭延�的评价分歧很大,誉之者称他为“党国柱石”,贬之者则称其为八面玲珑的“水晶球”,伴食画诺的“活冯道”。

这位政坛不倒翁,让人联想到他的湖南茶陵同乡、明朝内阁大学士李东阳

李东阳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后,一生历仕四帝,“立朝五十年”,这在明代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李东阳能隐忍,善转圜,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巧妙周旋,深得官场存身之秘诀。

他又是个大书法家,“工篆隶书,碑版篇翰流播四裔”。

罢政归家后,请他写字者填塞门限。

一日,其夫人方进纸墨,李东阳面有倦色。

夫人笑着说:“今日设客,可使案无鱼菜乎?”东阳于是欣然命笔。

谭延�是否受到过李东阳在做官和书法方面的影响?我对此素无研究,不敢妄言。

但我想,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精神气质上的联系和传承或许还是存在的。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