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宗法体系如何衰落

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当地时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美国国会和政府最近达成的财政巩固方案不足以达到其所认为稳固美国政府中期的债务状况所需要的程度,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心,决定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

8日,标准普尔再将美国重要的两家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标普的声明说,下调“两房”评级反映了它们与美国政府的依赖关系。标普认为,从2008年被接管以来,其进行融资以维持运营的能力严重依赖于美国联邦政府。

同时被降级的还有多家与贷款有关的公司和交易机构,其中有存款信托公司、国家证券清算公司、固定收益清算公司和期权清算公司等,它们都被由“AAA”下调至“AA+”。

1、三大评级机构影响全球经济 信用评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信用评级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权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关合同和经济承诺的能力和意愿的总体评价。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分别是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标准普尔公司由普尔先生于1860年创立,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标准普尔作为金融投资界的公认标准,提供被广泛认可的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标准普尔的评级实体包括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结构融资和政府。评级共分20级,由高到低依次是AAA、AA+、AA、AA—、A+、A、A—、BBB+、BBB、BBB—、BB+、BB、BB—、B+、B、B—、CCC、DDD、DD和D。AAA为最高安全级别,被视为几乎不可能违约的信用等级;BB+以下被认为是风险很大的非投资性债券;而D级则注定会违约。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为AAA,中国为AA—,以上均指长期债券。2008年6月,标普、穆迪和惠誉累计评级数量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7.23%、14.65%和36.5%,三家合计达到98.38%,几乎包揽了整个美国评级市场。三大评级机构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影响说明,市场经济中 “信用话语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日本,每年IPO市场的市值也已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但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却远远滞后。截至2010年底,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上海,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在内的各类信用服务企业74家,年收入合计约6亿元,而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年收入已超过50亿美元

二、标准普尔为何敢于下调自己国家债务评级标普为何敢于下调自己国家债务评级?首先这与美国的国情和政治体制有关,独立分析机构敢于发表意见;另外,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评级体系和标准,标普敢于按照自己的标准和程序行事,更多的还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因为美国国债长期来看确实存在问题,如果标普下调评级,反而是不客观了。

三、降级,下一个会是谁? 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引发的市场连锁反应在全球肆虐已经数日。现在,这场降级旋风开始威胁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各国,英国、法国首当其冲,被推到“第一降级候选人”的位置上。但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真正岌岌可危的则是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在内的欧元区外围国家

市场对英法两国告别3A评级的猜测愈演愈烈,事实上,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短期内并不会被降级,经济状况并不像传言那样糟糕。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其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从而避免了欧债危机对于经济的正面冲击。此外,英国目前面临的债务水**远不及希腊、爱尔兰等国家那样严重,加之英国将继续坚定地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所以,英国并未面临被降级的危险。法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受欧债危机拖累增长乏力,不过,萨科齐已经承诺将减少财政预算,以确保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保持3A的水平。相比法国和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欧元区的外围国家降级的风险较大。欧元区的确存在很大的被降级隐患,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借贷成本在上周飙升至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6%,而这很可能将这些国家的利息支出推升至毁灭性的高度。

四、美国评级下调危及中国美元资产安全 普通借贷需要用资产作抵押,当发生债务违约时,债权人就收回债务人的抵押资产。但主权国家政府借债不能用资产抵押,国家不能把国土抵押出去。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因素,各国政府对清偿债务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经济实力强大、政治稳定的国家清偿债务能力就强;新兴市场、政局不稳的国家清偿债务的能力就相对弱。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投资者来说,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判断各个国家信用度,这就需要评级机构为政府的信用评级,让投资者知道政府潜在的违约风险会有多大。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被评为AAA的国债是安全的,美国国债常被认为不存在违约风险,因为联邦政府总是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清偿债务。其实,在西方国家,政府增税比发动一场战争还难,增税要经过国会批准,而议员都是选民选出来的,要代表选民说话,几乎没有选民愿意多交税。所以,为了偿付国债,“开源”的渠道很窄,只有通过“节流”来实现,即缩减政府开支,让预算盈余偿付国债。但政府缩减预算也不是件容易事情,美国政府开支中福利支出占58%,减少预算就意味着缩减贫民医疗、失业救助、退伍军人福利等项目,这似乎不太人道,很难获得选民的支持。所以,政府走投无路,只有开动印钞机,印钞还债。美国从1837年至今从未还清过国债,现在的国债已是个天文数字。根 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2011财年美国国债净额为154760亿美元,是GDP的103%,仅要支付的国债利息就高达2510亿美元,根据估算,到2020年美国国债净利息将达8400亿美元。别说让美国清偿债务,就是支付国债利息也把美国纳税人压得透不过气来,2011年平均每个美国人要支付800多美元国债利息。以上仅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债,如果加上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家庭、企业的债务,2011年美国国债务总额为55万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分摊67万美元债务,而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的存款仅有6873美元。内债外债加在一起,让美国在一个世纪内还清债务几乎没有可能性。今后的美国只有靠借新债来还旧债,加上巨额债务利息,美国国债雪球越滚越大。美国评级下调,为规避风险,投资人会抛售减持美国国债,使美国国债价格持续下跌,中国目前持有1.1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这部分美元资产必然要发生账面损失。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处境危险,无论是美元贬值或美国信用评级下调,都会导致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账面发生20%—30%的损失!再加上美国政府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大量美元进入流通,加快了美元贬值速度,使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价值加剧缩水。由于国际贸易多以美元计价支付,这就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购买力在5年间已经损失了20%。这次美国评级下调,对中国美元储备购买力的损失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将来有一天,美国真的发生债务违约,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可以挽回损失,因为美国国债是我们自愿购买,也就是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这完全是金融市场的自由交易,损失当然由我们自己承担。主权债务就凭国家信用担保,美国债务违约,中国也不至于出兵美国,占领美国国土抵债。任何时候债务人都是“大爷”,我们现在上了美国国债的“贼船”,只有由美国摆布。我们出口美国产品,换回一堆美元美国人玩个小花招,又让我们乖乖地把美元送回美国,这就相当于美国人民免费享受中国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毫无疑问,美国信用降级,会使中国对外金融资产中71%的美元资产严重贬值,中国劳动人民未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政府也没保管好这些劳动果实,这对百姓和国家来说,都是惨痛的损失。

五、中国如何摆脱困境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作为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美国债务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偏向于负面,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中国的出口。另外,持续的超发和贬值,也会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损失。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进口大量原材料的我国来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加。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我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除了逾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外,中国还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虽然外汇局多次表示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但市场的担忧依然挥之不去。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势必给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评级下调首先会影响债券价值,并会提升债券的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的上升又增加了之后的偿债负担。降级之后,可能会带来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行为,不排除美元贬值的可能,这可能会让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一定的损失。在美国已进入由强转衰的长周期过程中,中国持有过多的美元纸币,自然是一种压力。必须提高外储中的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追求国家的战略性利益,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不过,虽然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但对于美债的持有者来说,却很有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评级的下降会倒逼美国政府采取减赤措施,这对美债持有者来说,是一个福音。长期来看,要应对挑战,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是解决问题之本,而短期来讲,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则迫切而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虽然积累巨额美元,但因缺少投资渠道,被迫回流至美国的资本和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因此得以较低成本融资,对于中国来说,现实的困境是,所持的美元资产正因为美元超发而不断贬值。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通过超发货币,就可以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因此,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便成了自然而然的政策建议。但迄今为止,人民币区域化尚未实现,国际化更需时日,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为现实和迫切。

在意识到欧美经济出现问题后,业内专家纷纷建议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外汇储备。一是政府仍应继续推行多元化的货币政策,避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的风险,甚至可以适量储备澳元和纽元;二逐渐减轻对美元作为国际首要货币的依赖,从而防止欧美“经济故障”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还可以购买一些其他的资源性商品,如贵金属。黄金价格近日已升至1800美元/盎司附近,具有很好的保值功能。欧美经济体增长疲弱,必然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甚至影响到中国跟出口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花更多精力来扩大内需。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不可兑换的情况下,减少外汇储备对欧元和美元的依赖很重要。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就可以彻底摆脱外汇储备的风险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