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网络货币

在2007年3月举行的“两会”中,“ 网络 货币”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关注。周洪宇提交的一份《关于禁止网络虚拟财物与现实货币交易,尽快为网络游戏立法的建议》的议案,使各界展开网络货币的大讨论。网络货币在国外的 发展 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我国网络货币还是新兴的事物,有待于深入 研究 和 分析 。      一、我国网络货币的起源与现状      此次两会中提到的网络货币其实是从网络游戏币发展而来的。 目前 ,我国如果不算上银行系统的 电子 货币,网络虚拟货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游戏币;第二类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根据年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 中国 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3.5%。业内人士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与现实货币交易的兑换平台也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不下10种,盛大、腾讯以及门户网站网易、新浪、搜狐等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名称各异的虚拟货币,且绝大多数可用现实货币购买。虚拟货币不仅可以支付网上收费服务项目,有的还可支付手机短信费用,甚至在网上购买实物商品。在网上,Q币甚至可以用来购买其他游戏的点卡、虚拟物品,甚至可以用来购买一些影片、杀毒软件、软件的下载服务等。目前Q币的潜在消费者——腾讯的即时通信服务活跃账户超过2亿,Q币的销量也很大。Q币逐渐成为一种可以网络中流通的等价交换单位。 毕业论文      二、我国网络货币货币特征      网络货币网络世界中完全充当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网络货币可以买到门户网站里的几乎一切服务与商品,并被广大消费着所接受。其具有的货币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货币体系   2005年,百度与盛大、网易、银联、支付宝等24家公司签订协议,欲推行“百度币”作为可以网络世界使用也可自由兑换的通货。目前单向对接已完成,即所有24种支付工具都可以买到“百度币”。未来百度将推进实现与其他虚拟币种的双向交换。倘若一切顺利,这个虚拟货币将盯住“百度币”,并以此形成“汇率”,有可能形成一个以“百度币”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网络中,这种双向交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打破各大网络公司各自为政的局面,便利网络消费者的支付结算,可以说也是网络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汇率   像Q币、百度币一类的网络货币都是需要充值的,一般来说网络货币是通过银行卡进行充值的,也可以通过邮局等方式。所以说实际上网络货币是用人民币买来的,可以看作“人民币网络账户”。以腾讯网的Q币为例,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1,也就是一元人民币兑换一个Q币。其他门户网站网络货币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大致也是这样的比例。在腾讯公司的网络游戏里,Q币可以兑换游戏币;如果用户养了只QQ宠物,Q币还可以兑成宠物使用的“元宝”,等等。目前,网络货币的“汇率”也只存在于其与人民币兑换之间。 毕业论文      三、我国网络货币的本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货币虽然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其本质上并不是货币,而是真实货币的“代金券”。   首先,从流通角度上讲,其并不具有完全的流通性。在官方渠道中,网络货币只能是单项流通的。就是说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网络货币,但是网络货币不能兑换人民币。而且,各大门户网站发行网络货币只在其提供的网络服务和产品中充当“硬通货”。与发达国家真正的网络虚拟货币相比,流通性上还有差距。例如,美国贝宝公司(paypal)发行一种网络货币,可用于网上购物。消费者向公司提出申请,就可以将银行账户里的钱转成贝宝货币——这相当于银行卡付款,但服务费要低得多,而且在国际交易中不必考虑汇率。   其次,从货币发行角度来讲,其并不是靠信誉发行的。我国的这些网络货币是由各大门户网站发行,而发行量则没有上限。这些网站就像是一个个“造币工厂”,需求多少就会造出多少来。网络游戏的人们在娱乐中“赚取”大量的网络货币,而供应商则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在这种关系中,货币的价值体现出现不平衡,网络货币对于消费者是有现实价值的,而对于供应商来说那只是一文不值的数字而已。而在国外成熟的 金融 系统中,网络货币是由信誉非常好的IT供应商发行的,其发行货币的行为需要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管。。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最后,从网络货币本身的定义来讲,也可以印证我国网络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的观点。学术界对于数字现金也就是网络货币是这样定义的:它是由一定的发行主体以公用信息网为基础、以 计算 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网络或有关电子设备中,并通过网络系统以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小额信用货币体系。我国目前的网络货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标志,是为了便利网上零星小额购物支付的需要,但其流通性和支付功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