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自沉之再思考

摘 要:屈原的生死挣扎绝非特例,而是古代文人的共同精神困境,因而他的遭遇得到了普遍同情,他的作品引起了历代共鸣。

屈原选择投水明志,是在受到多种文化影响后的深思熟虑的壮烈之举。

本文将从楚地巫史传统、战国枯槁赴渊风尚、前人先例等角度进行一一剖析。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屈原自沉;巫史传统;枯槁赴渊;先例   屈原品格峻洁、天性纯真,难容于俗世,虽有杰出文才、报国激情、忠君贞悫,却碍于残酷现实而无从施展。

最终,他在彻底的绝望中自投汨罗,以死向命运做了最后、最顽强、最激烈的抗争。

投水自沉一事,自汉以来,几成定论。

最早明确提及屈原自沉的当为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稍晚,东方朔《七谏》:“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庄忌、王褒皆承此说。

而后司马迁将其录入《史记》:“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适长沙,观屈原自沉渊,未尝不垂涕。

”班固《汉书?贾谊传》亦云:“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知兮。

遂自投江而死’。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可知屈原慕死,由来已久。

他在《离骚》中不仅反复提到“死”,且直白坦荡,毫无伪饰,其他作品中也一再论及求死之事。

如《惜往日》的“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国殇》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怀沙》的“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等等,不胜枚举。

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对死并不仅是笼统地向往,而是连具体的死法都想好了。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惜往日》:“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屈原投水自尽似乎早已下定决心。

为什么择定的死法是投水呢?窃以为,起码有以下三个因素可作为某种程度上的参考:   其一,“投水”之文化意蕴及巫史传统。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屈子自沉之前,先秦就有许多投水直士,以死殉志,如女娃、河伯、冥、邱吾子、狐不偕、务光、北人无择、卞随、申屠狄、徐衍等人:   (1)《山海经?北山经》:“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   (2)《史记?封禅书》:“水曰河,祀临晋。

”《正义》谓:“《龙鱼河图》云‘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

河伯,字也。

华阴潼乡堤首人水死,化为河伯

’”   (3)《国语?鲁语上》:“冥勤其官而水死。

”韦昭注:“(冥)为夏水官,勤于其职而死于水也。

”   (4)《孔子家语?致思》:邱吾子曰:“……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   (5)《庄子?大宗师》:“若狐不偕……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成玄英《疏》:“(狐不偕)尧时贤人,不受尧让,投河而死。

”   (6)《庄子?让王》:“(务光)乃负石而自沈于庐水。

”   (7)《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

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

吾羞见之。

’因自投清泠之渊。

”   (8)《庄子?让王》:“(卞随)乃自投稠水而死。

”   (10)《史记?邹阳传》:“是以申屠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

”   虽说上述多为神话传说,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秦两汉士人对于水之崇拜而附会直士死于水的主观意识。

古人对水有尊崇之意,这样的主观倾向应用到了楚地,更别有一番意味。

楚国水系繁密,据考古发现,六千多年前的楚人便将灵魂不死的信念寄托在了水里,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从水中通过鱼类导路而成仙。

长江秭归一带的距今约六千年的大溪文化遗址,已普遍用鱼随葬。

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来看,画中主人公都是站在“魂舟”上而升天的。

这两座墓经考证确认为战国中期,与屈原相距很近。

屈子自沉,恐怕有“由人入神”的意识作用,这在《远游》中可找到佐证:“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其中的“湘灵”就是《九歌》中的“二湘”。

据《水经注?湘水》:“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死湘江。

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

”“冯夷”就是《九歌》《天问》中的河伯

屈原曾任左徒官职,据姜亮夫先生考证,左徒实乃国之重臣,与巫史合流的祭司长功能相似。

他精通巫术、占卜、天文地理,这从《惜诵》中可得窥见:“昔余梦登夭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日:‘有志极而无旁’。

”可知,屈原对自己的死法和时辰、地点,应当有一定的考量,绝非冲动而行。

屈原内心对精魂不灭的说法也许有某种认可,所以才选了一个特定的日子里抱石自沉

其二,战国枯槁赴渊风尚之影响。

战国是经济、政治、文化均发生剧烈震荡的特殊时期,时人的思想和行为趋向非常态的特殊状态。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

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

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吹?楹粑?,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   屈原自沉情结,很有可能受到了战国“枯槁赴渊风尚的影响。

纵观屈原起伏跌宕的一生,他曾因同姓贵族身份与杰出才华,位居左徒,有积极的入世思想;后饱受现实折磨,有了消极的隐世思想。

他的内心是矛盾激烈交织的。

姚小鸥先生的文章《彭咸“水游”与屈原的“沉渊”》细细剖析了战国“枯槁赴渊风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从《庄子?刻意》中可窥见战国所盛行的各家各派典型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者即“隐处山谷之士,非毁时世之人”(成玄英疏语),他们的极端而典型的行为特征便是“枯搞赴渊”。

屈原正是这种“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之人,也许处在当时的楚国,他受到了这样一种风尚的潜在影响,亦未可知。

不过,仅凭现有的有限的文献材料,谁也没办法确凿证实屈原有受到或没有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但最起码有一点――他在极其复杂的情绪演化中,早已暗自倾向沉水――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其三,彭咸、申屠狄、伯夷、伍子胥等先辈之垂范。

屈原的作品中,曾记录过一些他非常仰慕的人,如彭咸、申屠狄、伯夷、伍子胥等。

而这些人,恰好都带有赴死的隐意,耐人寻味。

《离骚》:“虽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遗则。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悲回风》:“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凌大波而流风兮,?彭咸之所居。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屈原共七次提及彭咸,称之为“前修”,表明自己决心效法彭咸

刘向《九叹》:“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

”王逸云:“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而不听,自投水而死”。

唐代颜师古《汉书?扬雄传》注中云:“彭咸,殷之介士也,不得其志,投江而死。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直引颜氏之说。

从上述说法看来,彭咸是殷代的一位志行高洁的社稷之臣。

屈原彭咸的人品和人生选择持有赞赏和肯定的态度,所以才会在政治理想幻灭之际,他多番表示要效法彭咸投水自沉,以身殉道。

申徒狄的事迹可见于《九章?悲回风》和《九叹?惜贤》。

《悲回风》的“望大河之洲诸兮,悲申徒之抗迹”比较委婉地提到了申徒投水一事,而《九叹》的“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则直接地讲述了他的沉渊壮举。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申徒狄资料比较少。

王逸《章句》只说申徒狄是“贤者”,因为“遇暗君遁世离俗”而愤然选择“拥石赴河”。

洪兴祖《补注》中引《淮南子》注云:“申徒狄,殷末人也。

不忍见封乱,自沉于渊。

”这与屈原的经历很相似。

既有这样的传说轶闻,又被屈原所采纳并写入诗中,可知申徒狄“自沉赴河”曾深深感染了屈原

屈原在《橘颂》中提及“行比伯夷”,《悲回风》中又自言“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平定商纣暴乱,天下归顺周朝,可伯夷却坚持认为这乃奇耻大辱,他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

这种“以身殉道”的节烈精神对精神高洁的屈原将有如何强烈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英雄所见略同,千古岁月间亦会无声地惺惺相惜。

《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足见屈原伍子胥一事的千古同叹与感同身受。

吴王夫差令其自尽,伍子胥悲愤地留下遗言,要家人将其双眼挖出并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大军灭吴。

夫差恼羞成怒,于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起,弃于钱塘江。

在这个传说中,既有自尽,又有以水为墓,更出现了五月初五这一特殊的时间点。

一向崇拜伍子胥且将其入诗的屈原,是否受其事启发而选择了五月初五投水,恐怕需要更多佐证才能确定。

不过伍子胥屈原节烈观的重大影响应是无须置疑的。

屈子自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议论不迭的话题。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且现存资料不充足,还有许多谜题尚未解开,值得后人的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费振刚等校注.全汉赋校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3页.   [2][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42页.   [3][汉]司马迁撰,[宋]裴?S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458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221页.   [5]陈桥驿译注,王东补注.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313页.   [6]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30页.   [7]姚小鸥.彭咸“水游”与屈原的“沉渊”[J].文艺研究,2009(2).   [8][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87页.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