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A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阿立哌唑药物联合治疗,B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加安慰剂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开展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A减分明显而B组无明显变化,A组Y—BOCS减分率明显高于B组。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TES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应用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西酞普兰阿立哌唑难治性强迫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1—01   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目前临床上仍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尽管经过足量足疗程治疗临床缓解率不到30%。

本研究收集了64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双盲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6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有关强迫症的诊断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和糖尿病、心血管及肝肾疾病等,且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分>16分,至少服用过足量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荆(SSRIs)(未曾用过西酞普兰)和/或氯丙咪嗪半年以上而无明显效果。

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A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4—48岁,平均(37.6±12.9)岁,病程5—77月,Y—BOCS评分(31.89±7.34),HAMD评分(14.47±6.91);B组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7—50岁,平均(36.9±9.1)岁,平均病程15—89月,Y—BOCS评分为(29.92±5.38),HAMD评分为(15.06±4.77)。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病人入组试验前先停用原用药物两组西酞普兰起始剂量均为20mg/d,2周内加至60mg/d,在维持原治疗剂量的西酞普兰不变的基础上,加服一种胶囊,A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10mg,B组给予安慰剂胶囊,两种药物均由药房统一配置,其外观完全相同,治疗者及患者无法分辨,每日l粒,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采用Y—BOCS与不良症状量表(TESS)[2]评分

观察两组评分情况并开展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各均数之间的差别,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采用配对X2检验,以P0.05),见表2。

3 讨 论   难治性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痛苦和焦虑,最终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难治性强迫症表现的症状很顽固,药物、手术及心理治疗效果不理想,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3]。

国内外研究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5—HT)功能低下或5—HT含量低有密切的联系。

针对5—HT异常,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已被大量的应用于治疗强迫症

西酞普兰作为一种新型的SSRIs,其相对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起效快、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和缓解率高。

但是仍有40%—60%的患者使用SSRIs后效果不明显,提示强迫症还与多巴胺(DA)功能异常有关。

阿立哌唑是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的稳定剂,是突触后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同时又是突触前自主受体的激动剂,与D2和D3受体的亲和力非常强,可以显著地增强SSRIs类药物的作用。

国外有文献报道难治性强迫症在使用SSRIs类药物疗效不佳时,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后患者症状可以得到大大的改善[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组的Y—BOCS评分低于单用西酞普兰组,提示西酞普兰合用阿立哌唑难治性强迫症的抗强迫效果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与上述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

同时我们对两组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虽然联合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都不严重,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改变。

综上所述,对疗效不佳的强迫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奈效祯,宋春联,杨靖,等.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少年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0):10—11.   [2] 张程赖.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4):295—296.   [3] 王雪梅,肖泽萍.强迫症治疗方法及进展[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1054—1056.   [4] 余常红,周云飞.强迫症与非难治性强迫症临床特征比较[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4):397—398.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