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规划概述

物流园区规划概述

定义。

物流园区规划,指的是对物流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更偏重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规划,更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要素。

物流园区规划的要素主要包括:

(1)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背景(如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现状、发展规划等);。

(2)所在地区的物流发展现状(如资源分布、物流量及其分布、市场需求等);。

(3)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选址论证;。

(5)定位分析;。

(6)功能设计;。

(7)布局规划;。

(8)交通规划;。

(9)信息系统规划;。

(10)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11)建设发展实施方案。

发展

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在我国,第一个物流园区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于1998年12月1日。

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格局趋于均衡。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于2012年对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进行了第三次调查来看,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

《2013—2017年中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经营模式分析报告》[1]数据显示,长江中游经济区最多,为139家,其次是北部沿海经济区128家、西南经济区98家、黄河中游经济区93家、东部沿海经济区93家、南部沿海经济区84家、西北经济区63家、东北经济区56家。

对比2008年全国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不难发现,目前中国物流园区布局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北部沿海经济区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已经超过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

◆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四个中西部区域园区数量上升快;。

◆东部沿海经济区以及南部沿海经济区园区数量与2008年自身相比,数量有所下降。

物流园区数量分布的结构性变化既受外在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有园区自身调整的原因。据前瞻网调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空间上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以纺织服装出口业为例,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大量服装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当地区域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客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经济区,服务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地方政府开始综合考虑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物流园区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从粗放式发展走向优化提升,从而表现出园区数量有所下降的现象。

规划类型。

1、按内容性质分,有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和专业物流园区规划

2、按管辖范围分,有全国发展物流园区规划、区域物流园区规划、企事业单位物流园区规划

3、按时间分,有远景物流园区规划和短期物流园区规划

功能定位。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物流园区的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即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规划思路。

物流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宏观布局设计、基本战略定位、组织网络架构和营运策略设计等几个不同的方面。除物流中心平面分区及功能规划外,还应从如下几个层次进行设计:

1.作业层次:如储运作业整合与标准化(托盘、储运箱与容器共同化)、配送运输作业整合(车辆共同化)、作业信息输入整合(条码化)、采购作业与订单信息传递(EDI、EOS)等。

2.作业管理层次:如库存管理、存货管理(MRP、ABC分级)、营销信息反馈(POS)与分析、出货订单排程、拣货工作指派等作业规划管理。

3.决策支援层次:如配派车系统、配送区域规划物流成本分析与计费定价策略等。

4.经营管理层次:策略联盟、联合采购、共同配送等业者间的资源整合。可由产业垂直整合、水平整合,或不同行业间的整合方向进行。规划和处理好水平交叉和立体交叉。

方法措施。

物流市场和竞争策略研究。

(1)分析中国物流行业概况(政策、资本、运作、购并)。

(2)分析规划物流园区在所在地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可能占有的容量,及其各细分市场的容量和成长率。

(3)分析规划物流园区的经营网络、所在地及相关地区的现实和潜在的物流客户群状况。

(4)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物流园区在有效的物流半径内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和潜力。

(5)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物流园区的客户能力、运作成本及对进驻企业的整合价值。

(6)结合所规划物流园区的优势和物流市场竞争情况,分析并确定所规划物流园区未来可能的业务目标。

(7)评估所规划物流园区潜在的商业风险:业务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资源风险,及其相应对策。

战略分析

(1)分析和评估所规划物流园区工程完工后的战略和竞争实力(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2)价值贡献和运作能力。

体系设计。

(1)运输体系规划

(2)物流系统的衔接与配合。

(3)物流功能、业务流程与信息系。

统的整合

(4)进驻企业与物流中心的合作竞争。

(5)信息系统规划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