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和计划法:对计划的两次限制——试论计划法若干基本问题

目 次引言一、计划价值——为什么需要计划(一)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异化(二)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的必要(三)市场计划——一元调节还是二元调节二、市场计划法——对计划法的两次限制(一)计划法对计划权力的限制和约束(二)计划法的信赖保护机制三、从法律救济到法律责任——计划法对计划的“第二次”限制(一)计划的法律救济(二)计划法律责任结语引 言所谓计划,是指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分析,经过预测确定未来的行动目标,并以此制订未来行动方案。

简言之,计划就是未来行动的方案。

计划法里的计划,一般多指国家经济(调控)计划,即与调控国民经济结构和运行有关的计划

计划法则是指体现国家计划内容,保障计划各项任务和总量指标实现的各有关法律。

②在我国,计划法由原来的经济法的“龙头法”,到现在被忽视、作为经济法的“点缀”的境况,其地位可谓“大起大落”。

笔者以为,从建国初期计划体制的确立,经由计划体制计划异化,再到市场体制计划调控之必要,乃历史发展之必然,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体制市场体制的转轨过程之中。

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再转向市场体制的时候,尽管认识到了计划缺陷市场的优势,但计划体制的惯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仍然存在。

虽然奉行“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的民间社会能够比较快地适应市场经济,因为讲求“利益”和“效率”的市场与私人经济主体具有一种天然的相互适配性。

但是,习惯了“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时仍然采取“在‘市场经济’的名义下行‘计划经济’之事”的办法;甚至排斥市场、固守计划

然而同时,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的心理误导,饱受了“计划一言堂”之苦的市场经济主体计划又有一种本能的反感、甚至反对。

一味地否定市场体制下之计划,与一味地批判计划体制下之计划一样,都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基础而应有的客观态度。

要改进由计划体制沿袭而来的政府的市场意识,同时强化市场(私人)经济主体计划意识,并使二者能够殊途同归、达成共识,必须建立一个二者可以展开对话的平台。

这一平台就是对计划及其意义、特别是计划市场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

一、计划价值——为什么需要计划理解市场经济体制计划意义的最佳途径便是对计划价值加以理论上的探讨。

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意义或客体满足主体的有用性。

计划价值则是指计划对于计划主体意义,即为什么需要计划

(一)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异化所谓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术语,乃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

马克思就使用“异化”一词解释了从劳动经由其对象——产品,再到私有财产的过程;并指出,由于劳动的异化,工人成为其劳动产品——资本所统治、奴役的对象。

①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异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计划原为人们为组织、管理经济而对其加以事先规划的一种方式;但计划一旦产生、并得以作为“体制”确立后,借助着国家权力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荡然无存,而且成为全面控制人们的一种“桎梏”。

从对我国计划计划体制历史的简单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因决定走一条不同以往的共产主义道路,并跨越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故唯有将一切重头来过。

虽自身无经验可循,又恰有前苏联之计划模式可资借鉴,于是,国家统包统揽之计划体制初具规模:土地改革、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等群众运动接踵而至。

应该承认,在建国初期的一段时期内,唯有如此之计划方能奏效告捷,完成社会转型之历史重任,其历史积极作用不应被抹杀。

但同样不应忽视的是,计划自身固有之各种缺陷当时便已“潜伏”,只是在国家以“巩固政治统治”为其职能活动之中心、甚至全部内容时,计划缺陷被掩藏而一时并未暴露,一如市场之固有缺陷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之情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