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赐姓研究毕业论文】赐姓

有金代统治者每用人际或建国初期正处上升势或国危亡多对女真族外其他民族人如汉、契丹、渤海、蕃族等赐予女真姓氏以示宠渥换取他们朝尽忠效力。

初期赐姓并无制可言只是权宜计而到宣宗已定下详细制并广泛赐姓

但这是金王朝早已日薄西山赐姓也能挽救金朝灭亡厄运。

金朝赐姓制研究以陈述先生卓有成效。

他辑有《金赐姓表》二卷[]并表序言进行了初步研究。

就是基础上对金朝赐姓作粗略考述不当处敬请方指正。

金朝初期赐姓情况。

公元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了女真族政权国金建元收国。

随十几年金铁骑踏遍半国先灭了辽、北宋两强政权统了国北方。

对金政权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将领不仅有女真人而且有渤海人、契丹人、汉人。

对这些人金政权不仅给以高官厚禄并对某些人还予以赐姓宠。

有史可考金朝赐姓是太祖天辅年。

完颜元宜姓阿列名移特辇姓耶律氏。

慎思天辅七年宗望追辽主至天德慎思降且言夏人以兵迎辽主将渡河。

宗望移夏人谕以祸福夏人乃止。

慎思完颜氏官至开府仪三司。

”[]可知耶律慎思是契丹人辽天祚帝逃亡躲避金兵追捕程慎思降金并报告了天祚帝行踪致使天祚帝很快被金俘虏辽亡。

慎思金朝立下了功因成金朝赐姓人而且被授以高官。

据《金史·官志》仪三司从品阶可见金朝对其宠遇隆。

另外金初被赐姓人还有郭药师董才等人。

“(天会)四年春正月丁卯朔……降臣郭药师董才赐姓完颜氏。

”[3]“郭药师降益知宋虚实。

宗望请以燕京留守。

董才降益知宋地理。

宗望请任以军事。

太宗俱赐姓完颜氏皆给以金牌。

”[]郭药师董才金灭北宋战争起了重要作用而郭药师更以人向背而关系辽、宋、金三朝兴亡。

[5]故二人被赐予国姓堪称当无愧。

另外还有元人王道远祖王某金初也因军功被赐予国姓

“公讳道问姓王氏远祖金初以武功赐完颜氏世千户官至金吾卫上将军。

”[6]。

总金初赐姓可能尚无制可言而是由皇帝定对立下战功异族人赐以国姓完颜”。

赐姓有契丹人耶律慎思、渤海人郭药师、汉人董才、王某等尚见赐予其他女真姓氏记。

二、金朝赐姓情况。

史有关熙宗赐姓记。

海陵王天德三年“十月癸亥诏罢世万户官前赐姓人各复姓”[7]而《金史·兵志》对事这样记“国初赐以国姓若子孙者皆令复旧。

”可见海陵王取消了赐姓制被赐姓者或其子孙还复原姓。

这可以耶律元宜证元宜慎思子因慎思赐姓完颜也因而从姓。

“天德三年诏凡赐姓者皆复姓元宜复姓耶律氏。

”[8]而郭药师子郭安国也是如“海陵即位诏赐诸姓者皆复姓故药师子安国仍姓郭氏。

”[9]。

世宗赐姓仅见例仍耶律元宜“定二年……拜平政事封冀国公赐玉带、甲区复赐姓完颜氏。

”[0]耶律元宜因谋弑海陵王而列入《金史·逆臣传》。

但终世宗朝他却官至平政事又得赐姓宠而且安享天年并得到任何惩处。

世宗如做实则是了证明己入承统是合乎天理人心因耶律元宜谋弑也就无罪可言反而有功了。

但到了世宗统治稳固元宜代就再无利用价值了。

因“元宜子习涅阿补定二十五年宝祗侯乞依女真人例迁官上曰‘赐姓权宜。

’令习涅阿补还姓。

”[]从世宗宗至卫绍王就再无任何赐姓记了。

三、金朝赐姓情况。

金朝期国势衰微忧外患加剧。

有权臣不断乱政天灾频仍红袄军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外有蒙古入侵直至攻破都金朝不得已迁都汴京。

正是这种形势下金宣宗又重新采用了赐姓这廉价手段笼络人心。

金朝赐姓对象致有四种情况即立有战功者;边疆少数民族豪强族;族;归顺叛臣巨盗。

下分述。

()。

对立有战功者贞佑三年九月明确规定了赏格“诸色人以功赐国姓者能以千人败敌三千人赐及缌麻以上亲二千人以上赐及功以上亲千人以上赐止其。

”[]要理上述这段话首先要明确缌麻、功含义。

所谓缌麻、功都是五种丧。

五斩衰、齐衰、功、功、缌麻。

其缌麻轻丧三月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外祖父母、表兄弟、婿、外孙等所。

可见“能以千人败敌三千人赐及缌麻以上亲”就是赐及上述亲戚、亲属并包括关系更近亲属。

功堂兄弟、婚堂姊妹、已婚姑、姊妹侄女等所可见“(以千人败敌)二千人以上赐以功以上亲”就是赐及上述亲戚、亲属并包括关系更近亲属。

但是实际上并不定严格执行而是有所变通。

如郭阿怜与郭仲元应募兵贞佑三年都官至节使并赐姓完颜阿怜赐姓以兄守楫及从父兄弟请。

宰臣奏阿怜功止赐宣宗特诏许。

至是仲元上奏曰‘臣顷军旅才立微功遽蒙天恩赐国姓非臣杀身所能仰报。

族兄徐州讥察副使僧喜、前汾州酒监三喜、前州盐管勾添、守兴平县监酒添福犹姓郭氏。

念臣与僧喜等昔今两族完颜阿怜与臣功皇恩所加并及族僧喜等四人乞依例。

’不许。

”[3]可见郭阿怜、郭仲元虽然立下“止赐”战功但阿怜所请先兄及族兄也得以赐姓仲元想引以例却成功这可能是因僧喜等四人官职低微了吧。

另外也有破格赐姓事例如王狗儿。

“兵兴以亟用官爵赏程陈僧败官军龛谷遣伪统制官董九招西关堡都统王狗儿狗儿立杀。

诏除通远军节使加荣禄夫赐姓完颜氏。

(刘)英言‘名器不可以假人上恩以难得贵。

比用赏实骇闻听。

帑藏不足惟恃爵命今又轻何以使人?伏见兰州西关堡守将王狗儿向以微劳既蒙甄录顷者坚守关城诱杀贼使论其忠节诚有可嘉。

若官五品命以州亦无矣。

急奖劝遂擢节钺加阶二品赐以国姓若取兰州又将何以待?陕西名将项背相望曹记僧、包长寿、东永昌、徒单丑儿、郭禄皆其著者。

狗儿藐然贱卒朝处众人右统领官恐众望不厌难得其死力。

’宣宗以英奏示宰臣。

宰臣奏‘狗儿奋发如赏以异恩殆不。

’上然其言。

”[]王狗儿虽然只立下了杀招降使者微功并且有人对滥予赐姓颇有微言但宣宗征了宰臣见仍予赐姓

与王狗儿情况近似还有梁佐及李咬住“完颜佐姓梁氏初武清县巡检。

完颜咬住姓李氏柳口镇巡检。

久以佐都统咬住副戍直沽寨。

贞佑二年军遣张晖等三人招佐佐执麾众执永昌及晖等并斩。

宣宗嘉其功迁佐奉国上将军遥授德州防御使咬住镇国上将军遥授知河府事皆赐姓完颜氏。

诏曰‘今有忠义如是者并体迁授。

’”[5]《金史》撰著者对滥予赐姓有番议论“古者天子胙土命氏汉以乃有赐姓

宣宗假以赏功……贞佑以赐姓有格。

夫以名使人用贵则贵用贱则贱使人计功而得国姓则以其贵者反贱矣。

”[6]。

(二)。

金朝期二种赐姓对象边疆少数民族族豪强。

如贞佑三年九月癸酉“赐东永昌姓温敦氏包世显、包疙瘩乌古论氏睹令孤和速嘉氏何定必兰氏马福德、马柏寿夹谷氏各迁官。

”[7]这其确切可考东永昌、包世显即蕃族。

“通远军节使乌古论长寿及通远军节副使温敦永昌皆蕃属且久镇边鄙深得人心。

”[8]样乌古论长寿也赐姓乌古论长寿临洮府五将突门族人也。

姓包氏父永族都管。

……(贞佑)三年赐今姓。

”[9]包世显长寿弟“夏人攻定西是弟世显已降夏人。

”[0]又如“杨沃衍名斡烈赐姓兀林答朔州静边官庄人属唐括迪剌部族。

……兴定元年春上以沃衍累有战功赐今姓。

”[]当对归降西夏蕃族将领也多予以赐姓如“(贞佑四年四月)己亥夏人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率其蕃户归以千羊进诏纳优给其值。

”[]“遣纳兰伴僧招谕临洮菰黎五族都管青觉儿、积石州罗谒兰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结、兰州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等皆相继附。

汪三郎赐姓完颜西方名将。

”[3]。

(三)。

金朝赐姓三种情况是族。

哀宗母、宣宗明惠皇族都被赐姓“母曰明惠皇王氏赐姓温敦氏。

”[]明惠皇妹也样被赐姓“王氏都人明惠皇妹也。

贞佑二年七月赐姓温敦氏。

”[5]她们父亲王彦昌兴定三年三月也被追赐姓温敦。

[6]兄弟王七十五、七十五子昌孙也被赐姓温敦。

[7]。

(四)。

金朝赐姓四种对象是归顺叛臣巨盗。

国用安是红袄军余部曾投降蒙古占据了徐、宿、邳三州又归降金朝

“几朝廷遣近侍局直长因世英、都事高天佑持手诏至邳以安用开府仪三司、平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省事特封兖王赐‘英烈戡难保节功臣’。

赐姓完颜附属籍改名用安。

”[8]又如“张甫赐姓完颜氏初归顺元。

涿州刺史李瘸驴招兴定元年正月甫与张进俱降。

……元光元年……以功进金紫光禄夫始赐姓完颜

二年二月张进亦迁元帅左监军赐姓完颜

”[9]金朝赐予这些人以国姓并得到效国用安又依违南宋与蒙古屡降屡叛蒙古所杀。

正如《金史》所论“又甚而叛臣剧盗效顺无金帛以备赏激动以王爵固结其心重爵不则以国姓赐。

名实混淆伦法坏皆不暇顾国欲不乱其可得乎。

”[30]。

四、对金朝赐姓氏简单分析。

根据陈述先生《金赐姓表》分析金朝赐姓氏共种即完颜、夹谷、温敦、和速嘉、兀林答、温撒、必兰、颜盏、女奚烈、乌古论蒲察

其前0种全白姓只有蒲察黑姓且只有人即蒲察官奴

陈述先生认《汝南遗事》卷所姓移剌蒲察官奴与《金史》卷6有传蒲察官奴当人。

但《蒲察官奴传》官奴少蒙古所掳“拔归朝廷以其种人特恩收充忠孝军万户。

”可见蒲察官奴就是女真人当无赐姓理。

而《汝南遗事》所蒲察官奴原姓移剌应契丹人蒲察可能是他所冒称姓并无赐姓确切记。

蒲察姓可从赐姓排除。

金朝赐姓全白姓白83姓占0姓而黑0姓无赐姓

而且白姓所封三郡望都有分布如完颜、夹谷封金郡温敦、和速嘉、兀林答封广平郡温撒、必兰、颜盏、女奚烈、乌古论封陇西郡。

那么金朝赐姓何只有白姓而无黑姓呢?以笔者粗浅学识认很可能所赐姓氏应较尊贵姓而太祖登基曾说“辽以宾铁取其坚也。

宾铁虽坚终亦变化惟金不变不坏。

金色白完颜部色尚白。

”[3]可见金以白贵因而赐姓也就都白姓了。

释。

[]陈述《金史拾补五种》科学出版社960年。

[][8][0][]《金史》卷3《完颜元宜传》。

[3]《金史》卷3《太宗纪》。

[]《金史》卷7《完颜宗望传》。

[5]详见拙《身仕三朝郭药师》《史知识》996年期。

[6]王恽《秋涧集》卷55《王公神道碑》。

[7]《金史》卷5《海陵王纪》。

[9]《金史》卷8《郭药师传》。

[]《金史》卷《宣宗纪上》卷03《完颜阿怜传》所相。

[3]《金史》卷03《完颜阿怜传》。

[]《金史》卷0《刘英传》。

[5]《金史》卷03《完颜佐传》。

[6]《金史》卷03《传赞》。

[7][]《金史》卷《宣宗纪上》。

[8]《金史》卷03《完颜白撒传》。

[9][0]《金史》卷03《乌古论长寿传》。

[]《金史》卷3《杨沃衍传》。

[3]《金史》卷0《仆散端传》。

[]《金史》卷7《哀宗纪》。

[5]《金史》卷6《王皇传》。

[6]《金史》卷5《宣宗纪》。

[7]《金史》卷《温敦昌孙传》及王鄂《汝南遗事》卷。

[8]《金史》卷7《国用安传》。

[9]《金史》卷8《张甫传》。

[30]《金史》卷6《食货志》。

[3]《金史》卷《太祖纪》。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