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板桥翻水站重建工程管理浅谈

摘 要:笔者作为余姚市双板桥翻水站重建工程甲方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不少经验体会。本文仅就业主的角度对翻水站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点问题给出自己的浅见,为翻水站及其他类似水利工程甲方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作文 /zuowen/。

关键词:双板桥翻水站; 工程管理; 经验体会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特别是2011年中央明确表示未来10年将投资4万亿用于水利建设,而上世纪修建的水利设施大部分又处于基础设施老化,功能跟不上时代需求,亟待更新重建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各地迅速掀起治水兴水的热潮,各项水利工程争相开展,其中又以中小型排灌站建设项目为主。余姚市双板桥翻水站位于低塘街道汤家闸村,中江与支流三多桥江交汇处,为原地拆除重建。泵站设计规模为小(Ⅰ)型,流量为8.0 m3/s,泵站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概算投资320余万元。泵站建成后将提升中江翻水至三多桥江的能力,补充河网水,带动水系流动,改善水环境,缓解余姚西北部300多平方公里区域水资源紧张的压力。 2 水文   余姚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200~1400mm,径流深550~650mm,其中4月16日~7月15日为梅雨期,降雨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长;7月16日~10月15日为台汛期,台风雨强度大,分布范围广,易造成洪涝灾害;10月16日~次年4月15日为非汛期,气候干燥,雨量较少。夏秋7月、8月间,受太平洋副高控制,天气晴热少雨,常发生旱灾。整个区域降水量明显少于中部姚江平原,是余姚市缺水地区。 代写论文 3 工程布置   拆除翻水站和三多桥江出口闸,老闸北侧管理房拆除,新建900ZLB—160DP轴流泵2台,单台设计流量3.0 m3/s,扬程2.6m;老闸位置新建2×3m闸门,为保证翻水可靠性,确保在轴流泵故障或中江水位较低时也能抗旱供水,在原翻水站位置布置650HW—5型混流泵2台,单台设计流量1.0m3/s。 4 主要建筑物 4.1 泵站结构   轴流泵站布置在三多桥江北侧,泵室底板高程为—1.48m,底板厚度为0.6m,顺水流方向长为11.6m,布置900ZLB—160DP轴流泵2台泵,每孔净宽为3.5m,总净宽为7m。机电间位于泵室上部,右侧布置控制室3间,地面高程3.83m,平面尺寸11.5m×7.0m,净高4.5m。泵室地基主要为淤泥质粘土,基础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桩底高程—45.0m,桩长43m,共布设9根。   混流布置在老泵站位置,拆除老泵,重新布置650HW—5型水泵2台。泵室外型尺寸7.8×6.5m,水泵安装中心距2.8m。水泵安装底板高程1.13m,出水管底板高程0.73m,距上游3.0m设0.3m厚隔水墙,均采用C25钢筋砼。泵室顶高程3.83m,上游侧预留皮带传动空间后采用预制盖板,下游为厚0.15m现浇板。进水池共2孔,孔宽2.8m,底高程—3.07m,为今后检修方便,靠近泵室布置长3m砼墩,顶高程1.63m。控制房分三部分,混流泵室以上为机电间,右侧布置配电控制房3间,左侧2间为值班室,平面尺寸6.5m×28.0,层高4.5m,建筑面积182m2,室内地坪高程3.83m。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4.2 水闸   对原泵站北侧水闸进行拆除重建,采用C25钢筋砼结构,共设2孔,单孔净宽3m,总净宽6m。闸底板高程—0.27m,底板采用0.6m厚的C25钢筋砼底板,闸墩为0.6m厚的C25钢筋砼,闸墩顶高程为3.83m,交通桥宽3.5m。在上下游各设置一道检修门槽,闸门板采用钢筋砼闸门,配SDQ2—15t启闭机2台。基础采用梢径120mm长6m松木桩处理。 5 经验体会   由于本工程项目繁琐、地形复杂、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工程建设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和麻烦,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本文给出几点有借鉴意义的典型事例。 5.1 运输通道   轴流泵房和混流泵房分别位于三多桥江两侧,而混流泵房是在老泵房的基础上拆除重建,由于老泵房出入道路只有一条小村道,运输车辆无法通行。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初期没有长远的规划,未考虑到混流泵站设备安装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所需的道路条件,导致后期设备运送时必须更改室内门洞尺寸,给后续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不便。所以运输通道是工程建设之初所必须要考虑到位的。 5.2 施工围堰   双板桥翻水站施工围堰由木桩定位用土填筑而成,宽2m左右,由于围堰完全由泥土填充而成,在长期雨水侵蚀下不免发生局部坍塌、渗漏的情况。围堰牢固不仅影响施工效率,更是关乎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作为甲方管理人员应提高警觉,做好围堰长期挡水的准备,围堰填筑时应监督施工方用草皮或草袋填土对雨水侵蚀面进行围护加固。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5.3 取芯检测   泵站底板、水闸底板、泵墩、闸墩等部位需要取芯检测,这些部位又经常在围堰内积水浸泡之下,检测前一般需要排干积水并日晒2至3天。江浙地区4月~7月为梅雨期,期间雨水丰富,持续时间长;7月~10月为台汛期,雷阵雨比较频繁。甲方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进度和当地水文情况,尽量把取芯检测安排在非汛期和晴热少雨时期,以免工程提前投入使用需要拆除围堰,正好碰到多雨天气而无法及时取芯检测。 5.4 配电房   由于现在供电部门对高压配电房的规格提高了要求,而工程设计单位仍停留在老的设计标准。根据双板桥翻水站500KVA变压器规格,供电部门要求配电房需要10.6m长、6m宽、4.2m高的空间,而配电房的设计尺寸只有7.2m长、6.5m宽、4m高,最后只能将隔壁控制室打通作配电房使用。另外在安装电气设备前配电房内需进行接地线网的预埋和电缆沟的开挖,而业主方跟供电部门接洽时往往是在配电房基础完成之后,这时配电房内的砼地梁已经浇筑完毕,甚至室内土石也已经回填。这时埋设接电线和挖电缆沟就面临打通地梁或深挖穿过地梁的麻烦,同时还有很多重复劳动,给施工带来极大地麻烦。所以要想做好配电房的建设,一是设计单位要在设计时给出接地网预埋件的布置或者在图纸中注明配电房施工前应接洽供电部门给出施工意见;二是甲方管理人员应早作打算,将泵站设计图纸给供电部门提供参考,根据泵站结构来设计配电房线路布置。 论文网 5.5 设备安装   在混流安装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泵房地面通到混流泵主机安装位置的空间不够,宽度上相差10几公分,导致混流泵主机不能整体吊至安装位置。整体无法吊装,迫使我们先拆除皮带轮及叶轮部分后将混流泵壳体吊至安装位置,再将皮带轮及叶轮部分吊下与壳体组装成整体。如果在设计时把吊装空间放宽到足够距离或者业主在选购设备时根据吊装位置尺寸核对下产品尺寸,就不会使得设备安装如此麻烦。 6 结语   本文是笔者实际工作的经验体会,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面对全国水利工程兴建浪潮,像笔者一样缺乏经验而又被推上甲方管理工作的同行应该不在少数,希望以笔者浅陋之言作抛砖引玉之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