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赞歌:施爱人间的残疾姐妹演绎倾城之恋]如何施咒让人残疾

靠着非一般的毅力,一对高位截瘫,从没进过学校的姐妹成了精通两门外语的才女,翻译了近10万字的外国童话和寓言故事;凭着两颗真诚的心,连话筒都握不住的好姐妹接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0个求助电话,将爱与祝福洒满人间,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2003年10月26日,深秋的蓉城阳光灿烂,一场由社会各界出资举办的特殊婚礼几乎吸引了所有成都市民的目光,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栏目也派出记者来到成都对这场婚礼进行了全程拍摄。

上午9时许,当10辆由成都长城车业公司提供的婚车浩浩荡荡驶入成都指挥街50号新娘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娘家所居住的大院时,鞭炮齐响,飘洒的玫瑰花瓣让空气中也充满了丝丝甜蜜。

在人们热切盼望的目光中,两位打扮得分外美丽的新娘被新郎抱下了4楼。

姐妹俩各自被深爱的丈夫深情拥吻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博大母爱抚慰着病残女儿幼小的心      1962年冬天,姐姐曹文英出生在四川泸州。

在她只有4个月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瘫痪。

两年后,妹妹曹文君呱呱坠地了。

曹文君刚刚出生时长得十分乖巧,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又黑又亮,充满灵气,邻居们见了无不喜欢。

然而,到了第二年5月,同样的不幸又降临到了妹妹身上,曹文君开始出现高烧症状。

由于丈夫曹宏远被派往什邡参加金河磷矿大会战,瘫痪在床上的大女儿又时刻都离不开人,再加上曹文君偏偏都是在晚上才发烧,所以刘素云几天后才得空挤出一两个小时将小女儿背到医院。

可是,医生也诊断不出病因,开出的药也根本不起作用。

一个多星期后,曹文君也像姐姐一样瘫倒在了床上。

刘素云受不了这个打击,几乎就天天坐在床前傻傻地守着两个躺在床上的女儿

转眼6年过去了,刘素云有一天听四川省军区的医生说采取强刺激手术对治疗瘫痪病人效果很好,于是就开始天天用车推着两个女儿去医院。

那时候,曹宏远经常出差在外,家里只有刘素云照顾女儿,又住在4楼,她只能一个一个地抱,然后又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挪着下楼。

这样每天累得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然而姐妹俩的病情始终没有任何好转,可她从未放弃。

后来听说按摩有用,她又每天用10多个小时不知疲倦地为两个女儿活动关节,按摩她们身上的各个穴位,幻想着奇迹能在她那双布满了厚茧的手下发生。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企盼中的奇迹还是没有发生,她却一次又一次因为劳累过度而晕倒在女儿的病床前。

这时的曹文英曹文君已经渐渐长大,每当她们深夜里从睡梦中醒来,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就趴在她们的病床上睡着了,可她们却连帮母亲盖一盖被子都做不到,姐妹俩伤心极了。

看见同龄的孩子都开始背着书包去上学了,母亲也背着两个女儿来到学校,恳求学校领导说:“收下我的两个女儿吧,让她们学点知识将来也能自食其力……”然而,看见两个孩子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连坐上课椅都不能做到,尽管充满同情,学校领导却不得不婉言拒绝。

这时的曹文英曹文君才真正感到了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产生了从没有过的自卑。

刘素云眼含泪水安慰她们:“女儿呀,不能上学就回家自学吧,妈妈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到知识。

”   几天后,刘素云果然从邻居家里给两个女儿借来了小学课本,曹文英曹文君就从这天开始走上了艰难的自学道路。

没进过校门的姐妹精通两门外语      曹文英曹文君残疾程度是很多人难以想像的,她们甚至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靠用枕头支撑着后背才能勉强在床上坐一会儿。

所以刚开始自学时,她们多数时间只能在床上,姐姐趴在里面,妹妹趴在外面,刘素云则坐在床沿上为她们拿着书,一页页地翻给她们看。

因为不懂汉语拼音,曹文英曹文君识字的速度非常慢。

后来,邻居家来了一位教中学语文的亲戚,了解到两个小姐妹的自学过程后被深深感动了,来到曹家对曹文英曹文君说:“我来教你们学拼音吧,学会了拼音就可以通过认字了。

”当姐妹俩学会了拼音后,她们识字的速度果然比过去快了很多,而且靠着字典的帮助开始阅读起了中外文学著作,还跟着电台的讲座自学完了从中学到大学的语文课程,随后又自学了日语和英语。

看的书多了,曹文英曹文君渐渐对生活也有了一些特殊的感悟,萌生了要把这些感悟写成文章的念头。

但是,对于两个重度残疾的姐妹来说,要想把头脑中的思想和感悟写成文字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她们病残的双手连本书都翻不动,更不用说是握笔写字了,甚至连笔帽也取不下来。

即使有人帮助她们将笔夹在手上,姐姐曹文英也完全不能写字,妹妹曹文君则只能写上几个字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后来,随着病情的加重,她们连枕头支撑着后背坐起来都十分困难了,只能成天趴在床上用手电筒支撑下巴,然后再用双手吃力地翻书和写字。

就这样,姐妹俩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度过了几十个严冬和酷暑。

她们的下巴和胳膊不知道被磨破了多少次,流出过多少血,然而却生活得那样充实。

从12岁开始,她们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的,不仅写下很多优美的散文、诗歌和日记,而且翻译了近10万字的外国童话和寓言故事,有几十篇作品在中央和省、市级电台、报刊上发表。

曹文英曹文君永远不会忘记,当她们的处女诗作《渴望》在成都商业广播电台播出时,一家人激动得拥抱在一起的情形……   姐姐曹文英由于双手残疾得已不能握笔写字,所以每次写文章时,她便躺在床上向妹妹口述,再由妹妹曹文君用笔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写在纸上,然后姐妹俩又共同修改润色,直到满意为止。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作者署名为“文英、文君”的诗歌和散文却不时出现在《爱心》杂志和《成都晚报》《教育导报》等媒体上,她们的散文《永远的朋友》《让我们同行》等还多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播。

1995年,姐妹俩参加了《成都晚报》主办的“明亮的人生”征文,结果她们撰写的文章《珍惜生命,自强不息》在近千篇应征稿件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二等奖。

开办“生命热线”将爱洒满人间      “讲述生命故事,探索生命真谛,追寻生命欢乐,体现生命价值。

”1999年3月15日,一条为人们心灵减压的咨询电话――生命热线,在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的病床前开通了。

作为一条实际上是心理咨询热线的主持人,曹文英曹文君知道并不是接听一下电话那么简单,因为打进“生命热线”的人,大多都是曾经或者正在生活中遭遇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行动上的帮助。

而这样的安慰和帮助,不是几句空洞的话语就能够达到效果,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内涵,要用深刻的语言来阐述。

这样,为了能够更好地与打进“生命热线”的各种文化层次、各种年龄阶段的朋友进行交流和沟通,她们开始夜以继日地自学大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然而,“生命热线”开通后,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很快意识到,想要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她们严重残疾的身体同样是个巨大的考验。

接听“生命热线”,短则几十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根本不能这样长时间的手拿听筒,每隔几分钟,她们就要让父母帮着换一下手。

就这样,在“生命热线”开通4年后的今天,曹文英曹文君已经接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0个求助电话,先后有20多个在生活中感到痛苦和绝望的年轻人,正是通过“生命热线”的开导和安慰而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新树立起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始料不及的是,在“生命热线”的另一端,有一天她们生命中美丽的爱情鸟悄悄地飞来了,也由此揭开了她们人生中崭新的篇章。

爱情之花因生命的坚强绽放得更加美丽      陆进是一个家住四川南充的农村小伙子,他在10岁那年因患疾病造成双耳失聪。

2001年5月,陆进偶然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介绍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开通“生命热线”的文章,小伙子被姐妹俩如此残疾却仍然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萌生要与这对姐妹进行交流的渴望。

他用了几乎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曹文英曹文君写好信,一早就赶到镇上的邮局把信寄了出去。

信很快就送到了曹文英曹文君的手中。

她们从信上了解到这是一个虽然与自己一样身有残疾,然而却十分上进,渴望能够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命运的朋友时,曹文君立即给陆进写了回信。

从此,他们就开始了频繁的书信交来。

有一天,曹文君又接到了陆进的来信,当她拆开信一看,信上的内容与过去完全不同,是一封火辣辣向她表示爱慕之情的情书。

而且在这封信上,陆进还对曹文君说,他的耳朵虽然听不见声音,但他的思想和情感是健全的,不仅在家乡开了一家理发店,业余时间还喜欢画漫画,已经有不少作品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   读着陆进的这封来信,曹文君感到自己的心越跳越快,脸上变得滚烫起来。

然而,当曹文君渐渐冷静下来,她不得不理智地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于是,她在回信中对陆进说,她不想拖累一个优秀的男人……可陆进又一次在信中对曹文君表白了自己的心迹:如果你能答应我,哪怕是让我到成都来擦皮鞋,我也会像拐杖一样扶持你走向新的生活……可曹文君再一次拒绝了。

当时,曹文君的想法是,自己的身体严重残疾,什么事情都要靠别人照顾,陆进的耳朵又不好,听不见她说话,这个障碍几乎是他们所无法逾越的;而在曹文君心中更大的担忧则是,如果陆进来到成都后找不到工作,两个人根本就不能生活下去。

陆进提出要来成都看一看曹文君

为了让这个痴情的男人彻底死心,曹文君同意了。

2002年4月9日,陆进第一次走进了曹文君的家,曹文君残疾程度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曹文君每写一个字都十分吃力,两个人根本不能进行面对面交流。

曹文君又一次拒绝他的求爱时,他只好伤心地离去了。

几天后,曹文君回想着陆进难过的神情,她终于按捺不住思念之情又给陆进去了一封信。

他们由此恢复了书信交流,彼此也发现他们真的是那样心心相印,如果离开了对方,他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灰暗和残缺。

2003年2月,陆进第二次来到曹文君身边,开始照顾曹文君的生活。

刚开始时,他们所有的交流都只能通过文字来完成,一个星期不到就把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全都写满了。

后来,陆进就慢慢试着去读曹文君的唇语,如今,他与曹文君的交流基本上可以不再用纸和笔了。

就在妹妹曹文君陆进的爱情之花开得正盛时,又是通过“生命热线”的平台,姐姐曹文英也与自己的爱人走到了一起。

曹文英不会忘记,2002年9月的一天,一个离婚已经8年的中年男子打进“生命热线”说,由于他的个子很矮,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所以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心里充满了郁闷和痛苦。

接听到这个自称叫姚双全的中年男子的电话,曹文英就开始耐心地开导他,而且用自己和妹妹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他。

当时,曹文英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话语竟会深深地打动姚双全,更没有想到他会被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所吸引,   姚双全大胆地向曹文英表达自己的爱意,并以他的善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打动了她和她的父母。

2003年10月16日,在父母的陪伴下,曹文英曹文君姐妹俩坐在轮椅上,分别由她们的爱人姚双全和陆进推着来到成都锦江区民政局,正式登记成为夫妻,他们把举行婚礼庆典的日子定在10月26日。

“你来,便有一种温暖潜入心怀……”2003年10月26日,当成都著名的盲人歌手蓝月轻轻弹唱起这首由他专门为曹氏姐妹的婚礼而创作的《祝福歌》时,这场特殊的婚礼庆典达到高潮――烛光摇曳的新婚蛋糕摆放在了两对新人面前,两位新郎握着两位新娘的手,然后用小刀轻轻地将蛋糕切开,又轻轻喂进新娘的嘴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人们的掌声和祝福声音中,新郎姚双全代表自己和陆进用坚定的声音说:“我们将会记住自己的承诺,把文英和文君照顾好,让生命热线永远办下去。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