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122例内异症患者, 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每组61例。

甲组给予腹腔镜+孕三烯酮治疗, 而乙组给予腹腔镜+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诺雷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7%,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1%,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6/view—11596839.htm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孕三烯酮ki.11—5547/r.2015.31.149   临床上内异症作为一种多见病, 且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临床多表现为痛经与不孕等, 极大影响到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而卵巢作为内异症最多发的一个位置, 同腹膜型内异症与深部浸润型内异症以及其他相关部位的内异症共同构成内异症临床病理类型。

文章抽选本院收治的122例内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以具体探讨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在该病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2例内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29±5)岁, 临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与性交痛等症状, 无心脏病、高血压与糖尿病史, 近期未服用激素类药物, 肝肾功能无障碍, 经检查均满足临床关于“内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 每组6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 即于气管插管下行全身麻醉处理, 在脐窝处作穿刺孔, 麦氏点与左侧相同位置各做一操作孔, 构建CO2人工气腹, 并将压力控制在12~14 mm Hg (1 mm Hg=0.133 kPa) , 将观察镜头与操作器械常规置入, 明确盆腔内异位病灶位置, 结合实际情况行病灶电灼术、巧克力囊剥除术与卵巢打孔术、盆腔粘连分离术。

对于不孕者, 还需借助宫腔镜检查其输卵管的通畅情况, 若不通需用导丝畅通行介入治疗

术后, 甲组口服2.5 mg孕三烯酮, 2次/周, 而乙组于术后皮下注射3.6 mg诺雷得, 1次/4周, 均治疗6个月, 且不孕者在停药恢复月经后, 需促排卵, 动态监测卵泡, 指导其受孕。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所有患者均接受2年随访, 并结合患者症状(痛经、性交痛、月经紊乱与妊娠情况等)与相关检查(妇检、B超)有效判定其治疗效果, 若临床无症状, 并未发现盆腔肿块, 经妇科检查无阳性特体征, 则为完全缓解;若原症状仍存在, 但有所缓解, 经妇科检查提示盆腔结节减小且变软, 触痛感也减轻, 经超声检查是未发现盆腔肿块, 则为部分缓解;若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甚至加重, 则为无效;若再次出现渐进性与周期性下腹痛, 或是经B超再次发现盆腔异症囊肿征象, 且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 则为复发。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参考文献   [1] 高庆丽.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0):132—133, 136.   [2] 林金芳, 孙翠翔, 华克勤, 等.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疗效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 40(1):9—12.   [3] 李小雪, 张忠明.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3, 34(8):1463.   [4] 程红, 宋秀珍.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0例疗效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5):708—709.   [5] 唐巧, 孙桂蓉, 刘高焰, 等.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四川医学, 2013, 34(7):1025—1027.   [收稿日期:2015—06—26]。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