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富于脂质癌临床病理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乳腺富于脂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及特殊化学染色方法对2例乳腺富于脂质癌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乳腺富于脂质癌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的亚型。临床上2例患者触及乳腺包块,镜下肿瘤细胞大而透亮、胞质泡沫状或空泡状。肿瘤细胞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示:EMA、CK(pan)、ER、PR、P53、Ki67阳性表达,CEA灶性阳性,AB、PAS阴性表达。结论: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特殊化学染色检查可以正确诊断该病。

【关键词】 乳腺富于脂质癌 诊断 免疫组化 特殊化学染色

富于脂质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病理类型。最先由Aboumrad等(1963年)报道[1],具有较特殊的组织学形态,易与多种良、恶性乳腺病变相混淆。本文结合2例乳腺富于脂质癌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5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4个月入住无锡市第一人民院。CT检查示:右乳内似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右乳占位可能。专科检查右乳外上象限10点~11点中间扪及4 cm×3.5 cm大小质韧偏硬肿块,表面欠光滑,边界欠清,无压痛,稍可推动,与皮肤轻度粘连。

例2,患者女,45岁,发现左乳肿块4个月余入院。乳腺钼靶示:左乳肿块考虑癌(BI-RADSⅤ级)。专科检查:双乳基本对称,左乳头稍内陷,无溢液,左乳内下限皮肤可见“酒窝”征,范围约1 cm×0.5 cm,左乳内下象限可及约1 cm×1 cm,2 cm×2.5 cm肿块,质硬,界尚清,可推动,与皮肤粘连,无压痛。

2 病理检查

2.1 大体检查

均为灰白色肿块,大小分别为3 cm×3 cm×2 cm及2 cm×2 cm×2 cm。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质地硬。

2.2 镜检。

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巢状及片块状,瘤细胞体积大,细胞质丰富、透明或泡沫状。细胞核小而深染,核形不规则,核仁明显,局部可见导管原位癌形态。

2.3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

采用SP法,EMA、CK(pan)、ER、PR、P53、Ki67、CD68、CEA抗体,及AB、PAS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肿瘤细胞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EMA、CK(pan)、ER、PR、P53、Ki67均呈阳性,CEA灶性阳性,AB、PAS均呈阴性。病理诊断:均为乳腺富于脂质癌

3 讨论。

乳腺富于脂质癌少见,仅根据常规的形态特征(即泡沫或空泡状透明细胞),其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6%[2]。最先由Aboumrad等(1963年)报道,Ramos与Taylor 1974年报道了13例并正式命名[3]。肿瘤发病年龄33岁~81岁,除1例55岁男性患者外[4],均为女性。本文报道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3岁及45岁,与文献报道一致。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本病无特殊的帮助。

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有可触及的乳腺包块。有1例表现为乳头Paget病。

大体检查:报道的富于脂质癌大小1.2 cm~15 cm。

病理组织学:肿瘤细胞显示为Ⅲ级浸润癌,可以伴有小叶或导管原位癌。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或片块状,细胞大而透明、胞质泡沫状或空泡状,可证实为中性脂质。瘤细胞缺乏黏液。富于脂质癌在原位区域具有类似于妊娠样变化的生长类型,大而多形性癌细胞排列成空泡状,腺腔边缘的细胞显示大汗腺型的胞质空泡,空泡较大者将深染多形的核推向一边。在实质性弥散浸润的组织中细胞胞质透明较为明显。个案肿瘤中见到软骨样化生[5]。有作者将富于脂质癌分为三型:组织细胞样型、皮脂腺样型及大汗腺型[6]。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