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先贤 诗词颂承恩 淮安各界诗词祭扫吴承恩]章吴承恩故居六小龄童

原标题:清明祭先贤 诗词颂承恩 淮安各界诗词祭扫吴承恩

“若无前世的相欠,便无今生的邂逅。因了500年的回眸,才有了我们的相见。”4月2日下午,由吴承恩故居、淮安市关天培小学、淮安区作家协会、淮安诗词楹联协会、淮安朗诵协会、淮安市第二特校等单位发起并组织开展的“清明祭先贤诗词颂承恩”主题活动在江苏省淮安淮安区石塘镇二堡村的吴承恩墓园举行。吴承恩故居员工、淮安市关天培小学“元音童唱”文学社的师生代表及淮安社会各界人士共200余人参加了祭扫活动。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先生委托主办单位一起敬献了花篮。

这次祭扫形式与以往不同。为了缅怀世界文学大师吴承恩,传承文化、弘扬经典,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以文学大师创新精神立树育人,清明节到来之际,主办方专门约请了淮安市内外知名作家、诗人于兆文、咸高军、葛会渠、苏雪巧、杨冬宝、钱从顺、卢顺贞、严永年、赵庆生、刘友开、李将、连凌、邵乃富、李颖、刘小平、毛峰等围绕“清明祭先贤诗词颂承恩”主题活动创作了现代诗、格律诗词作品近20首。这些诗词由谷兰、马飞来、金强、朱晓明、周军、陶红、王万军、王世红、汪娟、戈红梅、王艳等十几位淮安朗诵艺术协会的朗诵艺术工作者现场激情朗诵演绎。祭扫活动仪式上,艺术工作者们感情真挚。他们时而声音舒长,时而深情款款,时而慷慨激昂,他们通过朗诵诗歌这个独特载体,深切缅怀一代大师吴承恩先生,讴歌他的文学成就。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区作协于兆文主席创作的《吴承恩西游记》在著名主持人、淮安朗诵艺术协会会长谷兰的深情诵读中,引领现场观众走进了《西游记》的故事里,让观众们取回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咸高军创作的《今天,我们以诗歌的名义与你相见》在朗诵艺术工作者金强、王艳极富磁性的声音演绎下,仿佛让观众们“听着闻思寺佛音梵唱,穿过古镇的盛世人间。” “踏着漕运压舱的石头,走过千年老街的积淀。”来到吴承恩故居,与大师在美丽的季节里,开启美好的尘缘。江苏省散文学会首批会员代表、淮安市作协会员淮安市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苏雪巧创作的《老乡》在王万军 王世红等的演绎下,诉说了大师故乡人的心愿:“思念永存,不畏前方。重启步履,续写畅想。”“我们参与举办这样活动的初衷是希望同学们在文学的天地里接地气、添灵气、长才气。在心中播下诗词的种子,在享受诗词盛宴的同时铭记大师,传播经典,提升境界,陶冶情操。”作家、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咸高军说,“通过活动,不仅汲取文学大师吴承恩一生仅为一部书的执着创新精神,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而且通过他所著的《西游记》,品味人生哲理、人生智慧,感受勇敢正义、乐观进取、自信执着、创新有为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举办‘清明祭先贤诗词颂承恩诗词祭扫文学大师吴承恩活动非常有意义。”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关天培小学校长陈大春说,“用诗词祭扫文学大师吴承恩,不仅能让现场参加活动的人们,特别是学生们缅怀已逝的文学大师,还能有机会零距离地走近为此次活动创作诗词作者,亲近朗诵艺术工作者,既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又接收现代艺术的熏陶。”“追思先贤,传承文化。”吴承恩故居唐玉庭主任说,“我们誓言:守望故园,呵护吴承恩先生位于打铜老宅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要让更多人了解《西游记》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断激发世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要让更多人热爱《西游记》,汲取营养,努力创作,不断摧生彰显人间真善美的传世经典;要让更多人传播《西游记》,推动西游记及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努力把淮安西游记》的文化名片、金字招牌打造得更加熠熠生辉。”据悉,淮安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的诞生地。坐落在淮安区河下古镇的吴承恩故居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吴承恩墓园位于淮安区石塘镇二堡村。墓南有座4柱3门带脊檐的牌坊,高约10米,横坊上书有“吴承恩之墓”五个楷体大字。墓西有座古式凉亭,可为瞻仰者挡雨遮阳。墓园中心是吴承恩墓,墓基封土高约1.5米,墓前石碑略高,上刻有“荆府纪善吴公承恩之墓”10个字。咸高军  朱一珠。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