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出口退税与中国的出口激励政策

摘要:对外贸易是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经济来源,我国为了鼓励出口企业的发展,也采用了出口退税这样的政策

在长期的研究之中,对于出口退税的相关影响及其作用的分析已经较为明确。

本文对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与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从而提高经营的经济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出口退税 中国 政策 企业   出口退税的概念是国家对那些出口产品的各项税额如增值税,原料进口税等加以返还给出口企业,从而使出口的商品的价格降低,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的一项国家政策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推行,包括各个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

目前来看,对于出口退税来说,一般都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国家出口销量的政策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此保持谨慎的看法。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   (一)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有效的提高出口的数额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了数十年,已经有了丰富的数据可供研究。

这项政策显而易见的能够促进出口数量的发展,进而也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作用。

正如表1数据所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数量大幅上升,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出口退税政策的作用,由此可以说明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有效拉动出口数量的增长。

根据相关的出口退税模型与实际的出口情况数据来看,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出口情况的影响程度又有不同。

根据1998年至今的相关工业产品出口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出口退税政策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效果更佳,而对于其他的自然产品,如农业产品,木材等的出口的增长则较少。

而不同的退税类型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那些机械设备这样的出口产品来说,中间品进口关税的退换显得更加有利。

根据对出口退税情况的计量回归分析而得出,出口退税政策对贸易总额的增长起到了约三分之一的作用。

我国的相关财政补贴相互比对可以得知,实际上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与其他政策的效果大致也是相等的。

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的成果与总体经济环境也有着联系,在经济环境不良时,出口退税激励效果更加明显,而在经济环境良好时则不甚明显,这也说明了出口退税政策也可以用于政府经济调节的作用。

(二)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央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   出口退税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也会对政府的财政情况造成负担。

因此,我国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的过程之中也经过了数次的税率的调整。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出口退税政策可以有效的帮助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随后使政府的收入得到提高,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然而,这项效应是一种长期的,缓缓达到目标的效应;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出口退税工作依然会对中央政府的财政情况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出口退税政策政府财政情况的影响应当分为长期与近期两方面来看待。

如果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适当提高退税率,显然会导致出口量的增加,退税的数额也会相应的增加。

但是出口产生的经济成长与收入增加,也会使政府长期而言的经济收入提升。

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在进行相关政策的变动时应当将两者都进行考虑,综合性的进行方案的制定。

出口退税政策的运行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是拖欠退税的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实际上可以根据我国的税务运行体制来得到解释。

由于我国长期采用的是在征收完毕之后再行退款的工作模式,这样虽然简化了工作的流程,但是就会形成集中的退还税款的情况

退税金额较大,对于政府来说可能无法做到立即支付,这样就产生了拖欠退税的行为。

拖欠退税的行为造成了我国政府的名誉遭到破坏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资金流动与运转,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的经营,企业的发展也受到阻碍。

这就使出口退税政策无法达到应有的成效,也是政府难以达到提升出口企业运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激励政策的设想   (一)坚持基于行业差异的差别化退税率   从我国实际来看,采用“中性原则”制定退税率的方式并不可取,差别化制定退税率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新机制。

具体方式为: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退税率应比初级产品相对较高,而初加工产品应低于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同时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的产品出口退税率应当高于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均相对较低的产品,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应高于相对劣势的产品

总之,即是通过退税率杠杆作用,促进我国鼓励出口产品实现产业流动,优化国内资源配置,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灵活运用出口退税政策带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正处于一个分界点之处,需要及时的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进行调整。

出口退税能够起到对出口商品的组成情况进行调整的作用,进而间接地改变整体的社会产业情况

实际上,我国政府已经充分的意识到了这一情况,并已经积极的应用这个作用。

我国2007年的相关政策调整情况为例,就体现了我国政府应用这一特点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标的行动,2007年7月,我国取消了553项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近2300项商品退税率,在同年下半年持续下调,并在2008年6月达到最低,为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出口疲软,我国在2008年下半年多次进行出口退税调整,对纺织品、机电产品等一再提升水平,之后综合退税率保持到较高水平,直至2010年才有下降趋势。

总之,无论是下调还是上调,对于我国政府而言,是意图通过对各类出口产品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退税率的方式,从而有效的起到对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的目的。

(三)我国的其他出口激励政策   其他的出口激励政策通常包括出口减税与出口补贴等等;出口补贴一般适用于农产品出口贸易,这种激励方式虽然能够减轻农民与相关企业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出口意识,但也会对国家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也并不一定完全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也有其他的出口激励政策,如直接对出口企业进行援助等等,这些策略也能够起到带动国家出口发展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的数十年之中,具体的政策实行手段与退税率都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出口退税这项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提高国家的出口能力而实行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出口退税政策的目的与实行之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政策所导致的一些影响,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有待继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谢建国,徐婷.产出波动、需求转移与出口退税出口激励效果――一个基于中国出口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   [2]江霞,李广伟.出口退税出口激励作用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J].国际经贸探索,2010   [3]彭水军,张文城.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变及相关研究述评[J].亚太经济,2012   [4]陈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外贸出口效应分析与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