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日语谚语翻译中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日语中汉字是比较常见的,再加上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并不大,因此有些从汉语直接传入的日语谚语我们可以选择直译谚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俗简练且生动活泼的断句,它自古流传,并有着约定俗成的意思,通常以口语的形式广泛的被人沿用。但是,如何翻译谚语却是每种语言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通常每句谚语都能在目的语国家找到相似的谚语与之对应,但是由于谚语中融合了该国家的文化特征和生活背景,因此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会导致理解上的差异,这便成了翻译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日本谚语是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两国文化因不同的历史地理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中国文化日语谚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中日两国文化上的差异汉日习语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 因此在学习和运用习语时我们不仅要理解语言的表面意义,而且要了解语言深层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日本谚语中日文化文化差异。

一、日谚中的中日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1、思维方式差异显现。

鉄は熱いうちに打つ,我们可以直译成“趁热打铁”。火に油を注ぐ,直译的意思为“火上浇油”。这些谚语中国人一读就明白,因为它们是从我国流传至日本的。但也有表达形式和汉语中的谚语不同,但是意思却与汉语谚语几乎完全相同的日语谚语,比如:腐っても鯛,如果直译这句话的意思是:腐烂了的加吉鱼。但是,由于加吉魚本身无论是在形状上还是在味道上都被认为是鱼类中最好的,即使腐烂了也仍是鱼中之王。这句话的引申意思就是,原本好的东西即使坏了也依然有其价值所在,所以翻译我们需要考虑其引申意。通常我们把它翻译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桜は七日,表面的意思是樱花只开七天,但是仔细品味这其中的引申意后你就会明白,它想表达的是樱花从开到谢的这种无常和短暂。因此,我们可以翻译成“花无百日红”。我们翻译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用自己的民族方式去理解并表现外来谚语,因此需要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灵活并有创造性的进行一定的消化,最终得到恰当的译文日语中的谚语有的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有的内涵丰富,含蓄委婉,需要联想方可理解。形式讲究工整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郎郎上口。这些特点使的谚语翻译难与一般的语言。因此,尝试采用异化翻译方法进行日语谚语翻译

二、翻译方法的不同。

1、异化法。

异化法,也就是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情况下,在译文中保留谚语本身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下面试举几例说明用异化法把日语谚语翻译汉语。例1:江戸の敵を長崎で討つ东京的仇在长崎报用异化法完全保留了原文的意想。汉语中有一句相近的“张三的仇报在李四身上”,虽然也可以用来对译,但不如用异化法更接近原文意象。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现代的人对东京和长崎也并不陌生,能够接受。例2:盆と正月が一緒に来たよう新年正赶盂兰节;新年和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两大传统节日,学校、公司都放假,人们可以回乡探亲访友,参加庆典或祭祀活动,也可以利用假期休闲旅游。形容双喜临门。译文“新年正赶盂兰节”,从而使接受者了解了异国风情,丰富了文化见识。例3:痘痕も笑窪 麻脸也当酒窝瞧;日语的[痘痕」意为麻子,「笑窪」是酒窝之意,采用异化译法,形象地表现出热恋双方都把对方看得很美,甚至缺点也看为优点。更加通俗易懂,为大众人民所接受。虽然也可以翻译成“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是中国春秋时代拥有沉鱼落燕美貌的美女,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与译文“麻脸也当酒窝瞧”比起来,少些通俗性。例4:転がる石には苔が生えぬ 滚石不生苔;汉语中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蠧”与“滚石不生苔”的意义完全相同。但保留原文意象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法。

2、归化法。

归化法,也称意译法。是指抛弃原语原来的形象,而采用本族所熟知的形象或借喻。例1:帯に短し、襷に長し高不成低不就;“帯”是和服腰带,“襷”是绑衣袖的扎带。指一块布料做和服腰带太短,做扎带太长,与汉语的“高不成低不就”类似。可以意译为“高不成低不就”。例2:河童に水泳を教える 班门弄斧;“河童”是水中的精灵,被当作河神被日本人民所崇拜,教河童游泳,无疑于“班门弄斧”。可以采用归化法,译成“班门弄斧”。例3:鰯の頭から信心か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鰯”即沙丁鱼,是最廉贱的一种鱼。像沙丁鱼这样不起眼的鱼,如果人们信仰的话,也能变成佛。也就是说,如果相信的话,就能成功。汉语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心诚则灵”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这两句汉语。例4: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恵;“文殊”即文殊菩萨。是众菩萨之首,是智慧的化身。三个人在一块,就赶上了文殊菩萨了。相当于我们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胜如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足智多谋的人,在我国人们心中也是指智。

3、异化兼归化法。

有些谚语采用异化翻译之后,难以表达清楚隐藏的含义,造成读者难以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理解感受。这时可以采用异化兼归化法,既直译兼意译。例1:新しい草鞋を鍋取りに使う新草鞋当锅把一一用处不当;例2:豆腐に鎹豆腐上钉钉子一一没用;例3:月とすっぽん月与鳖一一天壤之别;例4:隣の宝を数える 替人家数财宝一一徒劳无益;例5:茶腹も一時喝足茶,也能充饥于一时一一聊胜于无。翻译后的译文形式类似与汉语中的歇后语。

4、对等翻译法。

奈达曾说:不同文化的人们所具有的共性远远大于将它们区分开来的个性。因此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同一事物也许为有同样的文化意象。中日交流源远流长,必然会产生一些意义相近意象相同的谚语。这时我们可以直接采用对等翻译。例1:色の白いは七難隠す 一百遮百丑;例2出る杭は打たれる 出头的椽子先烂;例3:急がば回れ 欲速则不达。

5、还原法。

日本谚语除了自己在自身经济文化地理风俗历史特定的背景下创造以外,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中国文化典籍,有不少也来自于西方。这是我们可以采用还原法。例1:青は藍より出でて藍より青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例2:百聞は一見にしかず百闻不如一见。

三、总结。

总之,翻译是个复杂的活动,谚语翻译也不是仅仅采用以上几种翻译方法就能解决了的,如果在具体的文章中,就会涉及到语体,语境等的因素,那时候我们就要灵活采用翻译方法,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只要我们认真体会异国文化,风俗,灵活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翻译出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完美对应的译语是很有可能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表征着传统和信仰,我们一出生就浸润其中。我们的一切行为,包括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因此受到文化的制约。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翻译的方法与特定的技巧探讨也必须建立在对文化的了解基础之上。由于中日两国文化上的差异汉日习语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 因此在学习和运用习语时我们不仅要理解语言的表面意义,而且要了解语言深层的文化含义,这样有利于两国的进一步交流和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高宁,杜勤.新编汉日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芳贺绥.典型日本人的构造[M].日本东京:东京大修馆书店,2004.

[3]赵冬玲.从汉日谚语翻译中日文化差异[J].内江科技,2008(04).

[4]铃木棠,三广田荣太郎.故事谚语辞典[M].日本东京:东京东京堂出版社,195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