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问题和方式

心室功能的不正常可能使心脏排血量降低并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引发一些列严重的并发症[1]。

长期以来的临床医疗只关注心肺功能异常带来的心力衰竭问题,但是在心力衰竭发生的同时多伴有漏出性的胸腔积液,这就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

结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4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产生的原因以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与总结。

所有的患者明确诊断心力衰竭并伴有胸腔积液,经过超声检查后存在穿刺,最后做胸水检查确定胸腔积液性质。

本组患者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58.4岁,且所有患者合并严重其它内脏器官类疾病,感染时间均超过4个月。

1.2 心力衰竭诊断方法   1.2.1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的诊断依据:①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也即是说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②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以及相关的临床体征,当症状明显时即使有呼吸困难也可被认定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③患有除外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相关疾病;④具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依据,患者在左心室舒张末压、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等相关左室舒张指标上存在较大的异常[3]。

1.2.2 超声心动图诊断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为:①左心房压力升高的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限制性充盈的图像。

此时峰显著增加,峰显著降低,值增加;②心肌松弛受损的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跨二尖瓣的图像。

此时峰显著降低,峰显著增加,值降低;③介于左心房压力升高以及心肌松弛受损之间的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假性正常化的充盈图像。

此时峰与峰不是呈现出单一的变化规律,比值是发生波动变化的。

1.3 胸腔积液诊断标准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Light[4]关于胸腔积液诊断标准可知,胸腔积液渗出液的诊断标准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胸水乳酸脱 氧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比值0.6;②胸水蛋白 与血清蛋白的比值0.5;③胸水乳酸脱氢酶含量不得低于正常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上限值的0.6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   本组实验患者均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心电分析图、超声波检测以及其他辅助仪器的检查结果进行诊疗活动。

4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按照NYHA 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Ⅱ级5例,Ⅲ级29例,Ⅳ级6例。

经确诊后的患者在随后的利尿、扩血管、抽取胸腔积液射血分数治疗法等综合治疗后,其心力衰竭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胸腔积液基本消失,且无复发迹象。

2.2 胸腔积液量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   由表1胸腔积液与NYHA分级间的关系比较可知,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量多少与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5],也就是说患者胸腔积液量越多,那么心力衰竭患者的NYHA分级越高。

(x2=58.3214,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多因体静脉或肺静脉压力增高,使得患者胸腔内聚集了大量的体液,其中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多出现在双侧胸腔,如果出现单侧胸腔则以右侧为多。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胸腔积液出现会进一步降低其肺活量,造成患者呼吸困难。

对于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 本文由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液的治疗主要是逐渐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状况,因此在出常规治疗中除了让患者卧床休息、多进行小规模的有氧运动,从而有针对性的纠正患者心力衰竭

在治疗中要关注多个器官脏器的机理,适当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患者心肌能量代谢,从而多方面地开展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孙建勋,李树龙.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腔积液125例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24(3):182—183.   [2]杨 李,陈锦风,俞善美,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腔积液49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3,16(1):42—43.   [3]于鹏飞,刘茂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182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8(3):1511—1512.   [4]Chen Siyuan,Meng She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pleural effusion in 32 cases of analysis[J].Chinese herald of medicine,2013,7(1):44—45.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