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山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1)

1 湘南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表一 南岭山区各地的气候  附图  湘南山区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以常绿的壳斗科树种为主,并含有大量的樟科、杜英科、金缕梅科、桑科以及安息香料的一些成分。

湘南植物区系属泛北级植物区,中国—日本亚区。

三级区划单元是华东、华南、滇黔桂、华中四地区交汇的区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地史时期,丰富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孕育湘南山地区植物多样性高,区系成分复杂,保存各地史时期残遗种以及珍稀濒危植物最为根本的原因。

2 湘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基本特征  2.1 种类组成丰富  湘南山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稀珍濒危植物十分的丰富,笔者在多年野外实习中调查统计表明,有第一批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1种。

它们隶属于34科,53属。

分别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102科,245属、389种的33%、27.6%、和15.6%。

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16种,被子植物44种。

见表二。

濒危类别和保护级别的种数见表3    表三 湘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类别和保护级别种数统计  附图  此外,还有许多省级珍稀保护种。

如江南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瑶山梭罗(Keeresiag laucophna),白克木(Symingtonia tonkinesis),东方古柯(Ergthoxylum kunthianum),紫草(Lithosperinum crythrorhizon)等十数种。

论文网   2.2 起源古老残遗成分多  湘南山区地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直接的影响,保存了丰富的原始古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及其它们的后裔。

珍稀植物很多是它们的重要代表。

表二 湘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  附图  附图  附图  裸子植物银杏,起源于石炭纪末,笔者近年来调查表明湖南应是它原生分布区之一。

其依据①湖南有大量古银杏树的分布

如祁阳白果镇的一棵银杏树,树龄高达2000年以上。

②现代的分布多处偏僻的山村,并非古寺庙附近。

它是我国举世著称的古老残遗种,活化石。

红豆杉科是松柏类中最为原始的类群三科之一。

另二科即南洋杉科和罗汉松科。

它们都是由原始的柯达树演化而来。

穗花杉和白豆杉是红豆杉科重要组成成分。

二者均为保护植物,前者分布于桂东八面山,后者分布于莽山。

穗花杉为少种属,是红豆杉科最为原始的。

而白豆杉属为单种属。

松科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科。

外国学者认为冷杉属和油杉属又是该科最为原始的。

湘南山区有该二属三个种的珍稀植物分布

其中资源冷杉分布越城岭北坡舜皇山和炎陵县的桃源洞海拔1500米—2000米的高处。

此为我国特有种,处我国该属所有种最低海拔分布线。

由此可知,它极可能是我国第四纪冰川残遗地理替代种。

油杉属的黄枝油杉和柔毛油杉分布南岭北麓的山前丘陵区。

论文代写   银杉隶属于松科,我国特有的单属种。

一级珍稀保护植物

第三纪时,曾广布欧亚大陆。

这由德国和西北利亚第三纪地层的化石而得到证明。

但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最终收缩到我国的西南和南岭山区残遗至今,呈孤岛状分布

分布湘南山区有银杉类似遭遇的古老残遗保护裸子植物还有金钱松,水松、福建柏、长苞铁杉、黄杉等。

在这里应该指出,如此丰富古老残遗裸子植物集中于一地,湘南山区,应是我国裸子植物分布残遗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

一般的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原始的类群。

这种地位,近年来由于新的地史资料的发掘受到严重的挑战。

但是它仍不失为一个古老原始的类群。

该科在湘南山区有9个种的珍稀植物分布

其中,隶属于木莲属的红花木莲分布于桂东八面山和新宁舜皇山,木莲属是木兰科最为原始的。

而观光木属是该科最进化的单种属。

隶属它的观光木分布莽山和桃园洞。

可见,湘南山区很可能是本科的残遗中心、分布中心或发详地。

金缕梅科也是被子植物古老而又复杂的科。

塔赫他间认为双花木属是本科最为原始的二属之一。

另一个原始属为马蹄荷属。

原种双花木分布于日本,而变种长柄双花木则分布湘南山区道县的千家洞,由于种群数量大且又分布集中,常处群落优势种地位,并伴有同科另一个原始属马蹄荷属的存在。

因此南岭山区也应是该属的分布和起源中心。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