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了解中医药研究的理论――双向调节作用。

方法:从临床实践入手,从药材使用量,炮制方法,入药部位等入手。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进行分析。

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药材,充分发挥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结论:中药双向调节理论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中药双向调节;炮制方式;药理差异   中国古代已有“五行相生相克”的相关记载。

认为凡事都应该掌握一个“度”,现代中医理论在继承了古人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将现代中医对药材药理的理解融入其中,提出了中药双向调节的新理论,中药双向调节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机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的病理状态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

该理论重点阐述的是一味药材在掌握好“度”、掌握好“法”的情况下,可以让机体机能从亢进状态回归平衡状态,也可让机体机能从低迷状态回归平衡状态【2】。

因此该理论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有良好的效果

1 中药不同剂量使用的双向调节   某些中药疗效会随着用药剂量的差异,表现出相反的功效

如常量的麦芽可以催乳且能健脾消食,但使用量大(生熟各30g)时,则体现其回乳功效;常量白术可用于止泻,特别是针对脾胃虚泻者,而用大剂量(30—50g)则起到治疗便秘通便的作用。

两者功效由剂量差异,造成功效相反。

同时,随着剂量的改变,其治疗疾病的功效也有所不同

甘草活性成分较多,有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甜素等多种活性成分,针对甘草甜素这一种活性成分分析,功效与用量可呈正比。

小用量(1—2g)可以起到一定调和作用,中用量(5—10g)可以有养心温胃的功效,大用量(30g或以上用量)可以起到类似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等抗变态、抗溃疡的作用功效

上述由于使用剂量差异造成功效差异,甚至功效相反的疗效,是由于中药药材为天然植物,一味药材中含有的活性物质种类多,含量也各有差异,而每一种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不同,针对相应病症使用的中药里的活性物质不同,故用药时应当注意。

2 中药不同制法的双向调节   炮制中药的方式不同中药的药理与药性也会有所差异。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有相关记述。

生用蒲黄(失笑散)作用为活血化瘀,如炭炒(蒲黄散)功效则重在止血。

又如生用山楂可消食健脾,如果炒制则药性减弱,再制则焦而有苦味时,还增强了消胀止泻之功,同时兼顾了止血的疗效

还有何首乌,生用时通便、解毒、祛邪,制后对补肝和补肾的功效较好。

3 中药不同配伍双向调节   中药不同配伍方式不同,达到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

中药配伍讲究阴阳调合、标本共治、温清共施、攻补兼用、升降相宜、刚柔共济等【3】。

一方面,旨在配伍药物中活性成分的药理特征,将它们合并在一起共同将药效发挥到最大化,实现多效叠加的结果。

如升麻配伍牛膝,共起发阳之气,祛邪除湿的双向疗效,葛根配伍半夏,升脾胃清气的同时,降脾胃浊气,共同调理脾胃到平衡状态。

同理,桔梗配伍杏仁也有此升降并用的功效,起到宣肺降气的效果

另一方面,不同配伍方式达到不同疗效果。

如防风单用,药效微温而不燥,但与川芎和白芷配伍,可主治头面之风,与羌活配伍则主治腰膝之风,再与白术配伍主治脾风,与黄芩配伍可治热风,与荆芥配伍主治肠风等。

又如桂枝配伍麻黄,有解表和发汗的功效,如与白芍配伍则行止汗收敛的功效

4 入药部位不同调节效果不同   中药为天然植物所成,植物本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不同器官入药,其功效也有所不同

如当归,有全归入药,归头入药,归身入药和归尾入药之分,全归入药可攻可补,即可行活血功效也有补血效果;归头为攻,主营活血功效;归血主补,主营补血疗效,常用于无瘀而血虚者;归尾主营祛瘀,特别针对血瘀凝集者的疗效最好。

故同一味药材,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应考虑使用不同部位入药功效不同【4】。

不同体质的患者,使用中药也应有差异,如人参可升高低血压患者的血压,但绝不能用于高血压患者。

当非高血压患者由于大出血而造成血压骤降时,可立即服用人参回升血压。

而对气弱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使用人参为主,再配以其它药材达到降血压的效果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可在中医临床治疗的很多应用中体现出来。

中药药材有很多奇妙的功能,配伍叠加在一起可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运用中药双向调节理论,开发新药配方,发挥中药更大疗效,对提高中医治疗效果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筱文.中医治则与双向调节[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2):72   [2]杨金荣,高万庆.试析中药双向调节”的作用[J].中药研究.2004,16(3):224—225   [3]宋超.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探析[J].中医中药.2010,12:33—34   [4]张瑜,李康清.论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机理[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1(6):15—17。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