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摘要:分析了世界游艇业的市场格局,中国游艇市场的现状,从游艇分类、市场结构、主要生产国、生产厂家等几方面对目前世界游艇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最后,报告游艇俱乐部的起源、国内知名俱乐部作了简要的介绍。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游艇产业 市场分析      当前,我国造船业发展势头迅猛,世界造船业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已初见端倪。

然而,对于游艇市场,我国造船业仍略显陌生。

随着中船集团公司宣布与上海市奉贤区共同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游艇制造基地――中国游艇制造基地游艇市场游艇工业的发展状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

▲▲ 一、全球游艇市场分析      1.1游艇的分类      1.2 世界游艇市场规模与结构   根据国外研究公司的统计,2004年世界游艇市场整体规模在215亿美元左右(统计范围只包括游艇销售,不包括游艇主机和其他附属器材的销售额)。

北美和欧洲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两大游艇市场,二者合计占世界游艇市场份额的94.3%。

▲▲ 二、中国游艇产业状况分析      1.产业概况   目前,全球游艇产业看中的新市场包括俄罗斯、海湾国家,泰国和中国

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的强势增长。

中国市场而言,业界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作为消费市场,二是中国作为游艇产业生产基地

2.中国作为销售市场   就驱动市场发展游艇用途而言,中国在观念上基本与香港一致,即将游艇的功能定义为为商用、包括观光,旅行,Party活动和钓鱼。

而且中国目前尚未领会西方游艇休闲用途,而且将来也不太可能拷贝西方的观念。

目前休闲游艇的船东在上海有300位,北京100位,全国的休闲艇总数不会超过1000艘。

> 目前大多数码头和俱乐部的开发商似乎期待着房地产的大潮带动他们的发展,而对游艇业的市场知之甚少。

> 各级政府将介入休闲艇的各个方面。

> 中国很多地区倾向于将游艇码头建成西方的豪华模式,但这似乎又有悖于中央政策。

> 个人消费者从国外进口游艇非常困难。

3.中国作为游艇生产基地   (1)优势与弱势分析   优势分析:   中国作为游艇生产基地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方面。

中国的劳动力对于所服务的产业忠诚度较高,并且大多数的人愿意长时间工作。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人力成本,中国的劳力成本只占到他们的5%。

此外,高适应性的工作经历使得中国适合生产定制或半定制式的游艇

弱势分析   中国国内市场缺乏游艇文化,特别是对休闲艇的认知程度不高。

此外,在中国,作为一项婴儿产业游艇业缺乏正确的市场导向,对国外的出口市场了解甚少,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

最后,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劳力资源,但是就从事游艇生产而言将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低成本的优势。

(2)中国游艇主要生产基地   目前,中国开始出现由香港、台湾和西方的专业人士支持和控制的大型机动艇和超大型游艇生产厂。

在 Showboats International 2006年度的评选中,中国跻身各大型游艇生产国,名列第6,比2005年前进了两名。

奉贤   奉贤中国两大生产基地之一。

奉贤基地位于上海市外围,作为游艇业的发展中心共包括四个区域:金汇游艇城、南桥游艇码头、奉贤游艇工业园、杭州湾游艇旅游园区。

珠海   珠海游艇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Pingsa 镇,占地6平方公里。

奉贤一样,珠海计划将工业园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的旅游和游艇中心。

其他区域   游艇制造业集中在福建的厦门。

此外,青岛和大连同是游艇发展游艇建造的重要区域。

4.游艇俱乐部   (1)游艇俱乐部的欧洲起源   游艇俱乐部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早期是为达官显贵中的船舶爱好者提供的一个船只停泊、修缮等服务的场所。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小船坞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地演变成一个社会上层人士的聚集地。

原有的简单功能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娱乐、社交、商务等多方面的需要。

于是,一个集餐饮、娱乐、住宿、商务、船只停泊补给、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艇俱乐部雏形营运而生。

游艇俱乐部于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发展起来。

(2)国内游艇俱乐部   中国内地游艇建造和发展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

如果单从游艇制造的角度看,深圳称得上中国最早打造“游艇之城”的城市。

不但制造业堪称中国内地游艇建造的源头,深圳游艇俱乐部发展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1998年5月,深圳浪骑游艇会宣布成立,这是中国内地最早投资开发的游艇会项目之一,目前会员已经达到400多人。

游艇制造和游艇俱乐部为基础,深圳已将游艇制造业列为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

深圳的目标是做中国游艇制造业的龙头。

目前在我国的东莞、珠海、青岛、大连、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已有十几家上规模的游艇俱乐部,并且全国范围内还有不少游艇俱乐部正在建设、规划或筹建之中。

(责任编辑:段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