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一个激情与偏激的矛盾体]高洪波的相关资料

从一分的考卷,到年轻有为的少帅;从32年首胜韩国到亚洲杯小组赛沉戟折沙;从大胆起用年轻球员到坚决不给老将机会;从虚心便访欧洲名帅到关键比赛心态失衡,高洪波从走上国家队主帅位置的第一天,他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就广受各界质疑,期间,赞赏者有,诋毁者有,中立者也有。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高洪波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偏激得有些离谱的人,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使得他的国家队命运异常坎坷,就连下课,都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

纵观高洪波两年的国家队执教生涯,功肯定是有,过自然也不可少,就战绩而言,高洪波国家队改造还是成功的,他的功应该大于过。

“高功”:颠覆国家队选人的标准帮助国足获得种子资格      高洪波带队的最大功绩自然是通过多场与强队的交手,并保持了在一系列国际A级赛事的出色表现,最终使得国足的积分暴涨,排名也重新杀回亚洲前五。

也正是凭借这一点,国足在巴西世界杯亚洲区20强赛的分档中,拿回了久违的种子队身份。

不过,对于种子队的资格问题,也有一些专家并不这样看,在很多专家看来,如果不是哈曼倒台,世界杯亚洲区的种子资格确定方法肯定不会是按照现在的方式来确定,而一定是按照之前的老办法:世界杯亚洲区各队比赛成绩。

如果真的是这样,中国男足就是排名世界前十,也不会获得种子队资格。

其实,这期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如果不是高洪波率队多打了不少有质量的国际A级赛事,使得国家队的排名冲进亚洲前五,那么,无论是按照什么样的方法来计算亚洲区种子队,都不会与中国队产生任何关系。

毫无疑问,高洪波治下的这支国家队是继米卢之后,球员自信心最充足,在场上最敢做技术动作的一支国足

无论对手是世界冠军还是世界杯32强参赛队,国足至少在气势上没有落下风。

这当中,人们无法忘记的是在东亚四强赛中,高洪波率领的国足三球完胜“太极虎”,终结了32年不胜韩国的“恐韩症”。

至少在热身赛中,国足展现出了一支很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球队所应有的风貌,而这一切,是在中国足球落入最低谷时,高洪波帮助这批球员建立的战斗信念。

另一方面,这也是近些年来,最团结的一支国家队

说到这些,当然就不能不说高洪波国家队选人标准,在高洪波带队期间,先后有100名球员参与到了国家队的集训当中。

包括邓卓翔、杨昊、荣昊、张琳�、杨旭、于汉超、冯仁亮、赵鹏、汪强、于海等人,均是高洪波逐步起用和提拔起来的。

这些球员中,很多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默默无闻,而不少人也没有显赫的国青国少经历,甚至根本没有入选过各级国青队。

然而,这批略显“草根”的球员却在高洪波手下发挥出了各自的特点,回到各自俱乐部之后也成为了这个联赛的主角。

高洪波的勾画下,国足注重地面传递,注重一脚出球,注重边路,重视局部围抢和小团队反击的特点以及战术思路逐渐成形,这些球员和球队打法,也必然会在新帅到来后,得到延续和发展。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草根球员的入围,使得国家队长期以来的帮派之争被平息了,那些所谓的大佬被拒之国足门外,也为高洪波树立在队中的权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运动员出身,在基层俱乐部又遭遇过“兵变”,这使得本来就有些偏激高洪波,更加确信了自己在国脚选择上的“与众不同”,熟悉国家队的人都知道,高洪波曾经多次在私下说过,“国家队只能有一个老大,那就是主教练。

”可以说,高洪波的这种做法,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队的未来走向,使得国家队的战斗力增强,内耗减少,从这个角度说,这绝对是高洪波在职期间的一大功劳。

高洪波执教国足期间,有一场比赛绝对称得上是令国人刻骨而铭心。

在2010年年初的东亚四强赛中,高洪波国足以3∶0的比分击败了韩国队,进而一举改写了中国男足长达32年之久的恐韩历史。

当然,与高洪波带队时期的很多宏观改变相比,这样的一场比赛,其实际意义并不大。

“高过”:小肚鸡肠缺乏名帅风范亚洲杯练兵说广受质疑      说高洪波的过,其实还是要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高洪波有些小肚鸡肠,或者说不够大气,这在国内的足球圈里其实是公认的。

高洪波多疑,在长春亚泰执教期间,他就多次怀疑过主力球员出工不出力,并最终导致了与他们水火不容,最终黯然下课。

国家队高洪波并没有选择与亚泰球员冰释前嫌,相反,他在职两年时间,居然从来没有看过一场长春亚泰的比赛,甚至就此将杜震宇、王栋、宗垒等一些球员摒弃在国家队之外。

当然,并不是说亚泰这些球员就一定要进国家队,他们的水平就可以改变中国足球的水平。

但是,作为国家队主帅,高洪波的这种做法,无疑给世人留下了小肚鸡肠的印象。

亚洲杯的糟糕表现堪称高洪波执教国足的一大污点。

尤其是场上表现与其热身赛上的发挥差别极大,这让很多人质疑高洪波的战术思路在遇到真正的大赛时是否经得住考验。

在包括亚洲杯预选赛、世界杯预选赛的众多比赛中,面对实力并不强劲的对手,高家军却屡屡表现生涩,球员在场上会陷于紧张、焦躁、混乱的状态,强调地面配合却失误频出,这一切都让人怀疑高洪波所搭建的战术体系是否只是徒有其表,从战术意图上并没有很好地在球员当中得到贯彻。

在正式比赛中,高家军的整体性也表现不如热身赛中那么出色,有人甚至戏称,在正式比赛里,高洪波的球队除了还能一如既往的奋力拼抢,其他方面顶多只能发挥出热身赛水准的50%。

更加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兵败亚洲杯之后,高指导还“不识时务”地抛出了练兵的说法,他把洲际最高水平的锦标赛当成了为四年后一个遥远目标的练兵场,是主次不分,是白白浪费了中国足球展示自己的舞台,这种说法也使得高洪波在球迷和领导心中的“人气”下降不少。

总评:不一样的本土教练 决定了不一样的最终命运      可以说,高洪波命运与任何一届国家队土帅都有很大不同。

之前无论是戚务生这样率队征战世预赛的教练,还是徐根宝这样在国奥比赛中失利的教练,他们至少都有机会去“真正的为国征战”一次。

虽然失败了,虽然也都难逃被球迷痛骂一顿的命运,但他们都曾经尝试过,都曾经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

高洪波则完全不同,他带队之初,就一直宣称为巴西世界杯预选赛做准备。

为此,他两年来在不断地实施着自己的各种准备工作,但是,就在真正的战斗要打响之时,他却被解职了,这很有点“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味道。

性格决定命运高洪波不一样的性格,使得上到中国足协,下到万达这样的赞助商,都对他不敢恭维,所以,才最终有了他被解职的必然结果。

当然,高洪波也因为没有遭遇到失败,才被球迷如此留恋,才会有了在合肥球迷挽留高洪波的一幕。

高洪波的功与过,并不是哪一个媒体人可以简单评述得了的,他的对与错,只能交给时间和历史来评判。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