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领导艺术浅探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论运筹帷幄,他比不上神机妙算,决胜千里的诸葛亮

论攻城掠地,他比不上勇冠三军,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关羽、张飞赵云

刘备却成为他们的领导者,刘备是怎么让这些贤能和英雄成为自己忠心的追随者?笔者试对其领导艺术进行浅探

毕业论文网   1 政治敏锐的领导眼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历史风起云涌。

在此时代背景下,刘备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种难得建功立业的机遇。

演义》第一回初遇张飞说:“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

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刘备很主动地推销和宣传自己是汉室宗亲,是为了形成汇聚人心的号召力,在他“匡扶汉室,破贼安民”纲领的感召下,与关、张桃园结义,率五百乡勇去攻打黄巾军,首次会战便斩杀黄巾将领程远志,后出奇兵解青州之围。

破黄巾军后,刘备大小三十余战却没授任何官职,后在张钧等人的不平下勉强授了个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但他没有怨言地克日赴任。

这说明刘备在机遇不成熟时政治上的沉稳、容忍和干练,他在等待机会,不久在公孙瓒的举荐下任平原县令。

政治眼光的敏锐和长远是他成功的前提,刘备由此建立了自己最初的功勋,由一介“贩屦织席”的平民挤身朝庭命官行列,并且初步拥有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政治资本。

2 心怀天下的领导胸襟   刘备胸襟主要表现在他有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

演义》第一回刘备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说明他从小就有心怀天下的鸿鹄之志。

演义》第三十八回诸葛亮刘备的志向,刘备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刘备的大志让诸葛亮感动和认可,在《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而让刘备占人和,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刘备宽广的胸襟还表现出他有海纳百川之量,团结人心的凝聚力,在鼎盛时期可以说是人才挤挤,文有伏龙诸葛亮、雏凤庞统,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魏延等一大批谋臣猛将为他治国治军。

3 百折不挠领导精神   刘备有着坚强的意志,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他都不会言败,在没有诸葛亮辅佐前刘备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如大意丢徐郡,小沛兵败,汝南之败等,可以说每次都有死亡的危险,但他骨子里却透着一种百折不挠和战斗不止的精神。

这种精神还表现出刘备能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和以退为进的随机应变能力。

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天上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故意吓得连筷子都掉到地上,以示自己胆小,可见刘备擅长揣摩心理和为人机警应变,让曹操轻敌而疏于防范。

演义》第二十四回,刘备曹操战败后,投奔袁绍说:“今为曹操作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经来相投。

”可见刘备在战败后深谙变通,能忍辱负重,以图东山再起。

失败乃成功之母,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就了他日后的王图霸业。

4 宽厚仁义的领导方针   得民心者得天下,《演义》第六十回,刘备说:“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刘备任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败走江陵,十几万百姓相随,曹操大兵追赶,他以人为本,甘冒与民同生死的风险,绝不抛弃百姓。

入川前,刘备凭宽厚仁义的性格,借“三日之宴”就使张松感激涕零,心甘情愿地献出了西川地图,并愿为内应。

张飞在徐州丢失其家眷要自刎,刘备制止说:“兄弟如手足”。

赵云救出阿斗,刘备却摔于地上:“为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在那个生灵涂炭、战乱不止的年代里,刘备这种民为邦本,举宽厚之德,行仁义之师和体恤下属之情的领导方针,无疑会赢得众百姓和将士的坚决拥戴。

5 礼贤下士领导作风   刘备领导作风体现他在态度和言行上对贤能之士以礼相待、坦诚相见、理解谅解,并且能够有共同的语言。

演义》第三十六回,徐庶母亲被曹操绑架,要挟徐庶到曹营去效力,徐庶将实情告知刘备刘备没有听信他言杀徐庶,且主动放手为之饯行,说:“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要知道曹操已是刘备的死敌,此时双方正在交战,徐庶作为军师非常了解刘备军中的虚实,凭徐庶的才干很有可能置刘备于死地,但刘备却表现出一种谅解的绅士风度,正是在这种理解的感动下,刘备因祸得福,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并且承诺终生不为曹操出一谋。

刘备礼贤下士的经典之谈当属三顾草庐,《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刘备为求贤士不顾身份地位,不惧风雪、亲叩柴门、拱立阶下,连关羽都认为太过,但刘备却说:“不然。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况吾欲见大贤耶?”听张飞说要用一条麻绳将诸葛亮捆来,刘备更生气了,说道:“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刘备诸葛亮出山到新野后,待之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并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由此刘备礼贤下士的真诚可见一斑。

6 知人善任的领导水平   刘备领导水平表现在他有超凡慧眼识珠和量才适用的能力,将诸葛亮重用到恰当的位置后,刘备的事业是一帆风顺,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又利用曹操在合肥牵制孙权之际占领荆州,然后南征取武陵等四郡,平定益州,汉中称王,从白手起家到割据称雄说明刘备是具有相当领导驾驭能力的。

如果说战略战术方面主要是依靠诸葛亮的话,那么刘备的才能就是知人善任。

在用人方面,曹操是使人佩服,使人敬畏,而刘备让人觉得是兄弟、是知己、是朋友。

曹操的谋士只是他手下的参谋,而刘备能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授权让手下放开去干,这说明刘备虽不善领兵但善驭将。

刘备能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识人用人上有非常精准的水平,《演义》第四十一回里,糜芳、张飞都认为赵云去投降曹操了,而刘备却坚信赵云没有背叛,后来事实证明赵云是去舍命救阿斗。

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备战败后染病沉重,见到马谡后便对诸葛亮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查之。

”后来也证实马谡因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战,又不接纳王平的建议,导致丢掉街亭的重大失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7 顾全大局的领导风格   《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帮定国,终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段话是刘备诸葛亮实话实说,如果儿子刘禅适合当皇帝,你就辅佐他,如果不合适你就自己称帝。

在那个子承父业的封建年代,为了维护蜀国利益,为了振兴汉室大业,他宁愿牺牲儿子的皇位而主动让贤,这说明刘备具有大局为重的高尚风格。

刘备遗诏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更是体现了刘备注重防小恶、积小善,进德修身的做人风格,并成为后人处世的座右铭。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管军政大权,虽然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华,但他并未具备刘备那种纳人识人用人的超高艺术水准,使后来蜀国人才凋零、青黄不接,导致多次伐魏未果,而诸葛亮也因国事操劳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