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引入融券机制的制度设计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券引入融券机制的基本依据及制度安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融券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国际融券市场的发展趋势,从政策、技术、风险控制、机构选择和实现方式等角度提出引入融券机制的若干重要建议。

借贷,又称融券,即一方以自有资金或者证券资产为担保向另一方融通证券,到期归还所融证券并支付一定费用的交易活动。20世纪60年代,融券已在发达国家形成专门的业务种类,之后由于70年代开始的“衍生革命”和80、90年代新兴资本市场的兴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我国场外债券市场流动性偏弱的情况下,探讨债市融券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此促进债券市场功能发挥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引入融券机制的重要性。

一、从微观层面说,融券适应了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

一是便利结算,提高结算的安全与效率。融券的最初动机正是为了及时完成交割的义务,防止交割失败。

二是便于实施新的交易策略,改善风险。例如,假设某种普通债券剥离出一组零息债券之后,套利者初始并不持有债券,他会随时比较原债券价格和零息债券组的总价,发现前高后低时,就卖空前者并买入后者,实行对冲操作。上述操作过程通常需要融券才能完成,这样融券就支持了债券本息剥离品种和套利策略。随着债券工具和衍生方式的发展,融券机制就越发重要。

三是便于提高融出方的收益。首先可以获得融券费,对于打算长期持有债券的者来说,盘活了持有的存量资产。如果融入方提供保证金等资金担保,那么还可以将担保资金进行再投资,获取进一步的收益。正因如此,到19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大多都完成有关立法,批准养老基金加入提供融券、提高收益的行列。

二、在宏观层面,对整个资本市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

一是提高市场流动性。国际清算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BIS—ISOCO)的一份报告指出“融券市场是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证券、资金和衍生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和灵活性。融券活动将成为市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融券发生后,融入的证券又被投放到交易市场中,融出获得的资金担保又可购买额外的品种,比如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固定收益工具。这样融券交易中的两个部分——融入的券和担保品再投资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券或者钱,本为支持交易融券增加了资产供给,这便于市场定价和交易结算的效率,从而帮助市场交易流动更加平滑,从而增加了市场流动性。

二是通过支持套利、卖空等交易策略维护市场的有效性。在均衡定价模型中,要求市场出清,资产持有量可以为负,即存在卖空;在无套利模型中,要求市场交易迅速有效,实际上需要套利活动来实现。这些金融理论都隐含对融券的要求。通过融券,新的交易策略得以实施,大大丰富了市场交易内容,并增加了各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促使价格及时恢复均衡或者价格发现。

三是提高市场投资者信心。交易平稳能给投资者以信心,相信交易失败的风险或者市场阻塞的风险更小,进一步刺激交易规模扩大和机制深化,实现良性循环。

三、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实际看,引入融券机制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需要。

融券本是市场结算需要的一对机制。目前融资机制比较顺畅,但融券机制还非常薄弱,明显存在一个不平衡。做市商的活动得不到融券的有力支持,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提供。特别是预期市场下跌时行缺乏较好的做空机制实现手段。现有卖断式回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融券,但是由于必须使用现金抵押和双边安排,使得融券的较高,效率较低。

国际融券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全球化进一步加深。

20世纪90年代,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主要机构活跃于多达几十个市场市场参与者更加全球化。多币种质押的使用逐渐增多。欧亚投资人开始通过全球托管人管理不断增长融券投资。融券市场自由化和新参与者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费率下调,交易上升,收入增长

融入方也推动了融券的这些发展趋势。的资本投资活动增长,参与自营交易的意愿也在增长。自营交易者改良交易策略并运用于发展中市场。亚洲前,融券市场增长最大的是远东和新兴市场

融券全球化还依赖于不断增长证券市场。某些新市场放松了融券的限制,并制定了正式规则。欧洲一体化也大大刺激了回购融券的发展。消除汇率风险,统一行业标准和基础设施支持。

二、金融中介加速整合。

托管银行和经纪商的整合,模糊了融券市场中机构之间的界限,集代理融出业务、自营融券业务、作为托管人或第三方托管进行的清算结算业务、代客融券中介业务于一身。由此带来非充分竞争和信用问题,进一步刺激了降低结算头寸风险的动机,更倾向于在回购中使用中央对手方,允许多边净额结算

三、融券中介发生变化。

托管机构向机构投资者提供融券作为增值服务的时候,一些机构投资者可能认为此种安排不一定高效。大批融券中介发展起来,促进融券市场的高效和创新。一些融券者建立了自己的直接融券业务,服务和规则更加灵活。

另一个选择是和经纪公司签约,融出者授权经纪公司获得融券收益,自己获取保证的收益。这就建立了与经纪公司之间的信托关系。好处是固定收益,有确定现金流。不利在于信用风险集中于经纪公司一家。也有融出者使用第三方机构(专业做市商),获得个性化服务,不必排队和签订大批托管协议等好处。

当然,托管银行在融券市场的作用并不能完全被取代。融券活动的增长,跨境业务的增长,全球托管银行的规模和范围经济,都使得托管银行作为代理融出者继续占有相当份额。即使融出者把融券托管脱离出来,托管银行仍然承担不可分割的操作作用,因为所有融券指令必须通过托管银行。

四、主经纪商崛起。

融券增长的一大因素是主经纪商使用的增长。许多对冲基金、较小的经纪商和投资公司不能直接获得托管机构的可融证券,因为后者严格的借券资格规定。作为一项扩大的支持业务,大经纪所愿意支持,作为主中介,为这类机构提供融券通道。这样对冲基金交易增长,也带动了融券市场增长

五、新产品结构涌现。

回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经纪商用于融资工具,特别是在三方回购安排。当用于融券时,回购也有市场。但是回购用于融券也有一些局限。在许多国家,它的法律基础不足或者需要立法改革。缺乏行业文件的标准规范,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最近创造出新结构,与融券的经济效果相当,但不涉及证券的实物交换,作为表外业务处理。比如总收益的互换、现券交易附期权,运用期权的复合多头持有,益差互换,股本互换等。这些对交易者具有吸引力,可避免证券结算操作负担,规避融券面临的税务障碍,有效资本利用,扩大交易主体,让更多的公司有机会获取融券收益。

国际中央托管机构的融券服务。

一、美国托管结算公司(DTCC)。

其子公司DTC本身不提供融券,也不提供担保,但为成员及其客户之间的融券提供便利。一方可以通过簿记系统融券,进行纯券过户(FOP)或券款对付(DVP)。DTC的支付指令服务还为因为融券市值调整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提供便利。

子公司NSCC作为中央清算方,则为完成清算需要融入证券提供所谓融券计划(Stock Borrow Program)。具体过程是:

(1)确定资产池。每个工作日晚间早些时候,凡是系统结算成员都可以通过联網向NSCC提交可以融出证券名单。

(2)选择待融入的证券。次一工作日的清晨,连续净额系统(CNS)进。

1 次访问